第169部分 (第1/4页)

最后,李世民缓缓吐出了几个字:“特升迁兵部尚书李靖……”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中书令温彦博手持芴板高声道:“陛下,臣有事报!”

他这句话刚出口,便引起了群臣的惊讶,不过更多的却是疑惑,这个中书令温彦博绝不是官场小白,这个时候他竟敢打断帝语?

“哦?温相公有何事非要等到此处说呀?”李世民淡淡的问道,并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他的这一语气,更是让在场的这些老狐狸想入非非。

许子陵看着这一上一下一君一臣的模样,心中早已经有了计较,这两个老狐狸,保不齐一起演戏给百官看的!

温彦博道:“臣下听闻,李尚书治军不严,自作主张,未尝顾及同胞唐特使的性命,私自出兵,且纵容部下私取突厥数多珍宝,所以,臣下认为李尚书不但无功,其罪当入监!”

这行军打仗之事,不但武官,就连文臣也知道,他们在外,为了激励兵士,破城之后,让兵士们取得一些财物,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这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大家伙谁都知道,所以也没人会拿到台面上说。

但是这身为大唐一品的相公,温彦博,不但说了,还在此大做文章,他入朝这么多年,难不成越活越回去?

不可能,其中定是有猫腻,就在这些百官还在猜测的时候,李靖已经惶恐的跪了下去,他满脸做诚惶诚恐的样子道:“陛下,下官知罪!”

李靖的这一番话,更加让这些百官们惊讶,但是有些人却微微的点着头,许子陵细心的观察了一下,这首当其冲的就是秦王党的那群老狐狸,这些人果然一个比一个惊的很。

按照常理说,这个时候你应该替自己辩解,但是李靖没有,他仅仅是坦然的认罪,为什么?李世民就要这种效果。

他是在敲打,敲打你李靖不要功高忘主,忘记自己的身份,虽然你功劳很大,但是你始终是我李世民的手下。

许子陵很佩服李世民,这家伙年纪轻轻,但是其人心和帝王那一套,已经玩的炉火纯青!

当然,李靖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李世民此举的用途,他根本不去怪罪温彦博,因为这事和温彦博定是没有一点点关系!

“大胆,李靖,你竟然做出此举动,寒了朕的心,朕本已经给你最高的奖赏,如今……你让我如何处?若是平日,此罪少不得入牢狱,但是念你战场始终有功,功过相抵,你可有意见啊?”

功过相抵?平定漠北这功劳有多么的大,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么一点点小过错怎么能和这种不世奇功相提并论?但是李世民竟然仅仅说了功过相抵,甚至连一枚通宝都没有赏赐给李靖?

“谢陛下,臣怎会有意见,陛下心胸硕大,不与臣下一番计较,臣下感激不尽,日后定会严以律己,报效大唐!”李靖感恩戴德的说道。

看着这一上一下这一幕幕的虚伪尽头,许子陵由衷的感到恶心,但是这也是官场生存的必须法则,你必须跟着上位者的心思走,还需要处处揣摩上位者的意图,这若是换了哪个二百五,估计早就被李世民借故贬官了!

“恩,这是暂且不怪罪你,你且退下吧!”李世民道:“如今突厥平定,但是其数十万的人口,尔等可有何意见?”

“许子陵何在?”李世民扫了一眼群臣,突然叫起了许子陵。

“臣下在!”许子陵恭敬的出列。

“你可有建议呀?”

“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授以生业,教之礼义!”许子陵也拽起了文,其实其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同化”两字耳!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负美人心

“温相公,可有补充?”李世民转而问温彦博道。

许子陵知道,李世民之所以百官之中,不问他的宰相班子,却偏偏起先问起了他这一个与国家大事毫无关系的郎将意见,其含义无不有像许子陵道歉的意思,只是话却不能那么直白,毕竟他是帝国的首脑!

中书令温彦博看了一眼许子陵,眼中的神色十分复杂,然后上奏道:“臣下建议,将原颉利、突利治下的区域划分为我大唐的州府,然后迁居百姓而去,设置一所都督府,足矣,臣下颇为同意许郎将之意见!”

“哈哈,好,下令!”李世民大笑道,这笑声差点把头上的冠冕给笑掉,“颉利所辖,分六州,设立定襄都督府。突利所辖分化顺、祐、化、长四州!”

李世民眼中射着精光,他站了起来,高声道:“朕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