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略微动摇的人重新肃穆,将目光对准了魏王殿下。

至于吴王李恪,则被加封为宋州都督,前去中原领兵。但有个明显的变化是吴王府长史权万纪被调走了,调去齐州给齐王李佑做长史。

这个变化很耐人寻味啊!有人打探之后才知晓,原来齐王殿下最近有些不安分,长有些不规矩的举动,据说是惹得皇帝陛下很不痛快,因此换了德高望重的权万纪前去做长史,希望能够规劝教导齐王殿下。

皇子嘛,难免有些时候行为不当,尤其是年轻的时候。齐王李佑如今年纪也不大,应该是正常的,想当年吴王李恪在安州不就有过行猎时踩踏农田的事情嘛!

这么一想,这件事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故而谁也没有在意。长安城里,众人的目光还是集中在最为得宠的魏王李泰。

但魏王府中,李泰本人却还是有些不安,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父皇对自己态度好转,多有青睐。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独宠,或者地位非同一般的地步,尤其是其他几位皇子都产生很大威胁的时候,争宠就显得越发的必要。

所以李泰少不得需要些许对策,这日在王府之中,身宽体胖的魏王殿下一般擦着汗水,一遍问道:“《括地志》还有多久能够编撰完毕?”

刘轩道:“已经道最后的整理誊抄阶段,最多一个月即可完成,殿下莫要着急。”

“一个月……”李泰沉吟片刻道:“下个月是母后的忌辰,书稿完成之后,献书合适吗?”李泰对此有些迟疑。

长孙皇后崩逝于六月间,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节点。

刘轩沉吟道:“殿下有所不知,郑斌那边传来一个好消息,洛阳伊阙龙门石窟……”

“母后的佛像造好了?”李泰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有些激动。

“是的,佛像差不多已经完工,赶在文德皇后忌辰之日绝对一切妥当。”刘轩道:“陛下对先皇后感情笃深,如果殿下请旨,陛下或许会亲自前去洛阳祭奠……”

“对对,你说的很对,母后的佛像落成,此等大事自然要父皇前去主持。”李泰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原本还担心没有邀宠之法,但现在却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出现了。

刘轩轻声道:“嗯,到时候殿下再顺势献上五百五十卷《括地志》,陛下定然格外高兴……”(未完待续。)

第三一四章 夏夜晚风拂

贞观十五年五月十二,谢家两位公子的百日宴如期举行。

谢逸的本意是要低调一些的,奈何架不住亲朋好友的热情,毕竟如今淮阳侯在长安也算是举足轻重的名人。无论是平日里关系亲近的好友,还是其他什么人,但凡有点关系的都送来礼物,至少混个脸熟。

如此一来,谢家两个刚满百日的小公子不仅成了七品勋官,还收到了不计其数的厚礼,实在让羡慕。

这一天,淮阳侯府的厅堂院落里更是摆起了数十桌宴席,好酒好菜地招呼着诸位亲朋,长安名流,一时间好不热闹。

一直忙活到傍晚的时候,这才依次送走了客人,忙活了一天的谢逸总算有机会回到后宅休息,弄儿为乐。

“三郎啊,你是不知道咱家孩子现在多抢手,独孤夫人已经有意招昕儿为女婿了。”

听到这话,谢逸顿时乐了,笑问道:“怎么情况?”

杜惜君笑道:“独孤夫人今日前来道贺,说安康公正和独孤谋刚生了个女儿,要是可以,可以早些与咱家昕儿订个娃娃亲。”

“是吗?”谢逸笑着将长子抱在怀里,逗弄道:“不愧是我儿子,真是可以啊,这才三个多月都有人给你说媳妇了啊!”

刚满百日的谢昕哪里懂这些,不过在谢逸的爱宠和逗弄下,好似十分开心,不时发出咯咯笑声。

“你们怎么说了?”

“婉拒了呗,用你的话说,孩子这么小就订亲忒不靠谱,还是等周岁以后再说。”郑丽琬道:“我这般推辞一下,独孤夫人也便应允了,暂时估计不会再提了。”

“嗯,最起码也得找机会看看独孤家的女儿长什么样,安康公主的貌相倒还过得去。但独孤谋方面大耳的,万一女儿要是随他那就糟了。”

谢逸笑道:“我谢家长子的媳妇颜值很重要,不说花容月貌了,至少也要端庄淑雅才是。”

郑丽琬道:“我们心里有数,你都不同意给小蛮早定婚事,昕而和昱儿就更不用提了,我们不会乱答允的。”

“嗯!”谢逸笑道:“长安城里权贵之家盘根错节,我啊是不希望儿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