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魏老太太一行人却没有回自己院落,转而来到睡莲的客房。

睡莲午睡刚醒,添饭正服侍着她洗漱呢,采菱高高打起帘子请魏老太太和魏大舅母进来,李嬷嬷则搬了三个小杌子,叫添饭和采菱和她一起坐在外面晒太阳闲话。

两个丫鬟都是聪明人,一见这架势,便知是魏老太太有体己话和小姐说,于是笑着应了,还端了两盘干果糕点出去和李嬷嬷一同分享。

睡莲睡了一下午,又刚洗脸净面,精神为之一振,忙不迭的招呼魏老太和魏大舅母坐下,还亲自上了茶水。

魏老太太只是沾了沾唇,魏大舅母则一口气喝了半盏——忙了一整天,午饭没好生吃,为了少去净房省时间,她甚至连茶水都没粘几滴。

喧嚣散去,难得静谧时分,戏台上高亢的唱词飘到睡莲的房间,唱的正是《渑池会》开场。

《渑池会》讲的是战国时期,秦王邀赵王于渑池,要赵王带着国宝和氏璧同去,赵国大臣蔺相如和大将廉颇携手保全和氏璧和赵国尊严的故事。

赵王对臣子们诉苦,念白道:“众卿,今有秦国,遣使臣前来下书,欲将西阳十五城,换孤和氏之璧。欲待将璧与秦,惟恐秦君得璧,不与城池;若不将璧与他,定然触动刀兵。故此宣诏卿等,筹议此事。”

这厢魏老太太开口道:“睡莲啊,今天我和你大舅母来,就是要说说你生母的嫁妆。”

好啊,戏台上唱的是完璧归赵的故事,戏台下面唱的是保嫁妆归外孙女的故事。

睡莲明知故问道:“我生母的嫁妆?外祖母,那嫁妆不是在我祖母那里么?”

魏大舅母的脸迅速腾红。睡莲犹然不觉,还站起来给魏大舅母续了半杯热茶。

魏老太太则眼圈儿一红,怎么说呢?难道如实说你生母还没去世,你大舅舅就上门讨嫁妆被人撵出去了?

唉,无所谓了,反正魏府已经败落,把话说委婉些就是了。

魏老太太拉着睡莲的手道:“当初你生母病逝,我和你祖母商量着将她的嫁妆一分为二,那些衣服首饰、古玩字画、压箱银子等物都挪到你祖母的私库里保管;陪嫁的田庄、房屋、铺面、铺子等能生息的东西,就交给你大舅舅和大舅母打点。等到你出嫁时,这些都一五一十的还给你添妆。”

睡莲先是一脸惊讶,而后很快平静下来,对着魏大舅母敛衽行礼道:“多谢大舅母,让您费心了。”

魏大舅母的脸更红了,连忙站起来扶着睡莲,说:“那里那里,你是我亲外甥女,这些都是我和你大舅应该做的。当初你生母还没出嫁时,我们就像亲姐妹似的,眉儿是个再体贴不过的小姑……唉,不说这些伤心往事了,今日我将嫁妆交还给你,也算是全了我们姑嫂的情意。”

魏老太太一听魏大舅母提到幼女眉儿,顿时老泪纵横,睡莲和魏大舅母齐齐去劝,只是人入暮年,悲伤难禁,一时止不住泪水。

窗外继续飘来唱词,正是蔺相如慷慨陈词道:“臣愿捧璧一往,秦与赵城,则臣以璧与秦。如其不然,臣当完璧归赵,决不有损国威。”

睡莲捧着手巾,魏大舅母给魏老太太擦拭泪水,劝道:“今日是母亲六十大寿,莫要伤心了,您瞧,小姑的女儿出落的这么好,您应该高兴才是。”

魏老太太慢慢止了泪水,说:“睡莲啊,如今你也大了,也是个稳妥的孩子,把嫁妆交还给你,我是极放心的。”

说完,魏老太看了魏大舅母一眼。

魏大舅母忙从衣袖里掏出准备好的嫁妆单子递给睡莲。

睡莲只是看了一眼,复又递还给魏大舅母,很是为难道:“我年轻,田庄铺子诸事都不太懂,再说了,大舅舅大舅母这些年为了这些陪嫁操碎了心,我若不做点什么表示感谢,母亲在天之灵恐怕不能安心的。”

魏老太太和魏大舅母听了心里均是一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想起自己还打算吞没小姑子留给外甥女的嫁妆,魏大舅母羞愧得无地自容,一时口快,说道:

“好孩子!大舅母对不住你啊!说句实话,这八年来田庄铺子的部分出息被我挪用一部分了!不过舅母有一笔银子放出去和人合伙做买卖去了,等到了年中或者年末一定会收回来的!到时候舅母一定会把窟窿补上!”

魏老太太感激的看了魏大舅母一眼:这个媳妇虽然有些毛病,但心底还是极好的。她宁可对睡莲说做买卖收回银子,也不愿告诉她其实魏家要卖掉南京的豪宅填补窟窿。

这时,戏台上已经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