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魏小舅贪多嚼不烂,就有“觉得空虚觉得寂寞觉得冷”的姬妾开始回应年轻的魏咏,魏咏得手了几回,魏小舅故作不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偶尔看到儿子房里的老情人,还旧情复燃的去拔灰!

父子两个有来有往,心照不宣的同槽而食,魏咏干脆明目张胆的和父亲的爱妾搂搂抱抱,就差当着魏小舅的面做成一处了!

这让儿媳妇何氏恶心不已,暗自庆幸自己颜色平常,否则肯定会被不要脸的公公盯上,她祖上虽然是盐商,但也不曾这般荒唐过。

何氏相貌平常,丈夫魏咏一年都在她房里歇不了几次,而且每睡完一次,魏咏就借口捐官,伸手向她要嫁妆银子!

或许是担心何氏不给,魏咏每次都不是狮子大开口,张口是就千万两白银,而是或一百两、或八十两银子的要,这是数字何氏不好推,只得开了箱子数给他,心里忿忿道:老娘就当去八大胡同的相公堂子嫖/了一回!

夫妻走到了这个地步,连怨偶都不是了,人所以怨,是因为达不到预期,而何氏已经没有预期了,她偷偷写信给江南大地主娘家,说公公官职已失,丈夫还只是个秀才,恐怕对娘家没有多少帮助了。

娘家回信来说,虽然如此,你毕竟还是二品尚书家的孙子媳妇,有这个名分在,娘家在乡下这些年都很安生,没有人敢上门找晦气,这意思,还是叫何氏忍住。

何氏看完回信后很绝望,这时恰好房里有个通房怀孕了——这是魏家第一次有姬妾怀孕!魏小舅母也想抱孙子好几年,听到消息后喜滋滋的叫何氏“好好照顾她和肚子里的孩子,补品什么的不要小气了,不管男女,这都是你的孩子。”

嫡子都没有影子呢,庶子就要生在前头?何氏气愤之极,头一次顶撞婆婆道:“我的孩子?开什么玩笑,若真是个儿子,这孩子说不定是我小叔呢。”

言下之意,就是讽刺魏小舅夫子同槽而食了,魏小舅母大怒,一个耳光扇过去,何氏避过了,横竖她是豁过去了,冷笑道:“婆婆若对我不满,尽可要相公写下休书,我带着嫁妆回婆家去,我虽出身不显,但也不愿意生活在窑子般的家里。”

这家若是窑子,那我岂不是老鸨?魏小舅母当场气得瘫倒在地,直叫儿子魏咏去教训儿媳妇给她出气。

魏咏气汹汹的找何氏,何氏一改往日的温顺,泼妇般挥着鸡毛掸子叫道:“你若敢动我一根手指

头!我就立刻去顺天府击鼓鸣冤去和离!把你们父子的丑事闹得京城皆知,看你们还有脸出门,我带着嫁妆回娘家,从此离了你们这个大泥坑!”

魏咏是个银杨蜡枪头,何氏这么一闹,他放了两句恨话就滚了,从此不敢何氏的房门,何氏也乐的自在,关起门过日子。

伪帝之乱时,以前巴结过的吏部侍郎成了尚书大人,魏小舅瞧着机会来了,一门心思想要给自己和儿子谋前程,借口生病让魏小舅母接养在魏老太太处的十八娘和十九娘回来探病侍疾,魏老太太信以为真,就放十八娘和十九娘带着补品回家了,打算等魏小舅病情稍好再接两个孙女回来。

可是当晚,十八娘和十九娘就被亲爹送到了新吏部尚书大人的床上。

魏老太太得知后,心痛如刀绞,小儿子和孙子魏咏在她心里,已经是个死人了。

魏小舅和魏咏的官职任命书还没有捂热,赵王结束了伪帝之乱,史部尚书被砍头,尚书被抄家的那天,十八娘和十九娘触壁而亡,魏氏父子手里所谓的任命书也成了两张白纸。

再后来,魏老太太和魏氏族长开了祠堂,将魏小舅一脉全数逐出宗族,家谱上再也没有这家人,魏小舅一房从人情到法律都彻底被斩断和魏家的关系。

何氏终于盼来这一天,她不再是魏家的孙媳妇,对娘家没有利益了。果然,江南娘家收到消息后立马派大舅哥来燕京要求和离,魏小舅一家那里会容许这个财神媳妇走了?当即抱着通房生的儿子说这孩子写在何氏名下,即便是要和离,嫁妆也是这孩子的。

如今魏家是人人喊打的败家子,大舅哥才不怕魏家无赖呢,他说这孩子是魏家为讹妹子嫁妆,临时抱来的野种!大不了咱们去顺天府一趟,闹个明白。

最后还真闹到顺天府去了,魏小舅父子的名声臭遍燕京,被逐出家门就已经表示此人品行不堪入目,他们说的话谁信?所以这个官司输了个彻底,还被迫将这些年吞下的何氏嫁妆如数奉还。

何氏带着嫁妆回了江南娘家,半年后嫁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县太爷做填房,好歹生下了一个儿子傍身,往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