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2/4页)

,我正发愁呢。随行的三百工匠数量太少,有了这五百人,我便不担心了。”

李宓眨眼道:“还有第三个好东西,副帅定更为欢喜。”

王源笑道:“莫卖关子,说来听听。”

李宓微笑站定,看着身边流水介入城车队眯眼细看,半晌后拦住了两辆蒙着毡布的大车,招手示意王源来瞧。王源走上前去,李宓命押车士兵解开绳索揭开油布来,油布揭下来,王源眼睛顿时放光,口中发出赞叹之声。

只见两辆大车上各用绳索牢牢固定堆放着的是四架弩车,竟然是很少见的伏远弩。两辆大车上竟然有六架之多。

“这……这是哪里来的?”王源惊讶道。

李宓呵呵笑道:“老夫命人制作的,那日泸水岸边,见副帅对这伏远弩车甚是感兴趣,刚好老夫曾经在兵部任职的时候参与过伏远弩的制造,还知道些细节。伏远弩后来被废弃不用,因为造价昂贵,作用不大。但副帅既然喜欢,老夫便命工匠造了六架,送给副帅玩玩。”

王源大为赞叹,也很是欣喜。伏远弩虽然用处并不大,但在某些特定的时机还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譬如这次攻城战,伏远弩便轰开了吊桥的锁链,这可至关重要。

“喜欢么?副帅。”

“太好了,我喜欢这玩意儿,我还想着讨伐南诏结束之后,回头好好的研究或者玩意儿。这玩意儿机簧箭支结构什么的都好复制,但这强力的弓弦怕是最难得的东西,不知道您怎么会有弓弦的材料的,我听说是野牦牛的腿筋晒干后搓在一起,一百零八股才能成为弓弦。一根弓弦便需要上百头野牦牛才能制作出来呢。”

李宓哈哈笑道:“哪有那么珍贵,这弓弦确实需要强力的材料,但却不是一种。中间包含蚕丝,野牦牛腿筋,牦牛生皮三种东西。每一样都要你经过一些方法的处理使之更为坚韧。这三种东西拧成细绳索,再用这些细绳拧成拇指粗的弓弦,便可装在这伏远弩上啦。具体的办法,若副帅有兴趣的话,有空的时候老朽可细细跟你说明就是。”

王源咂舌道:“好厉害,老将军哪来这么多材料的?”

李宓呵呵笑道:“很巧,我嶲州都督府的库房里正好找出来这么不长的一段,只够做六架。否则若是没有这些,我也没办法给副帅送这六架伏远弩当礼物了。”

王源哈哈大笑,拱手道:“老将军很靠谱,王源在此谢过了,走,喝酒去,今晚好好的敬老将军几杯。”

第四四七章 西进

粮草箭支等消耗物资入营分配,其他物资的补充入军,新兵编制入营,一夜忙碌,天明时大军整顿完毕准备开拔。这座弄栋城的位置非常重要,要作为通向前方战场的粮草物资的中转基地使用,故而需要留兵防守。

王源本想从大军中拨出两千兵马交给李宓,但李宓并不赞成,因为真正的大战在即,李宓并不想从大军中分出人手来守卫此城。于是二人商议之后决定按照李宓的想法,将两千蛮兵俘虏充作运送物资的苦力,从李宓原有的五千押运粮草的兵马中分出两千人驻守此城。这样,从姚州到弄栋城的运送物资的队伍便由三千剑南军和两千蛮兵俘虏组成。

这个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王源其实内心中不太赞同此法,因为对于南诏的两千蛮兵俘虏,王源其实很是头疼。杀又杀不得,王源不想做这样万夫所指的事情。放又放不得,因为这帮家伙一旦放走,搞不好又会跑去为阁罗凤效命。拿他们当苦力的话倒是可以试试,但一想到押运粮草从姚州到弄栋城这段路的复杂高山林地的环境,王源总是觉得好像有些不妥。

但因为李宓坚持认为这么做没什么大碍,王源也不好太过驳他的面子。加之李宓的出发点是不想削弱西进大军的兵力,也是为了王源着想,王源便也只能叮嘱一番,答应了李宓的提议。

上午巳时,王源率众将同李宓等人告别,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弄栋城朝西开进。数万大军绵延数里高原平畴之上,旌旗招展,盔甲兵刃闪闪发亮,千车碌碌,万蹄踏踏,气势自是不可一世之像。

王源端坐马上,看着一队队的兵马从身边走过,心情甚是愉悦。

“二郎可曾想过有率数万大军征战之日?心里一定自豪无比吧。”左臂缠着纱带包裹伤口的公孙兰策马立在一旁,轻声微笑道。

王源回头一笑道:“确实没想过,一切就像是一场梦。但这场梦精彩的地方却不是这些。”

“那是什么?”公孙兰侧首问道。

“是你们。”王源伸手朝公孙兰以及在身后骑马矗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