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 (第2/4页)

笑道:“这便是我来京城的目的了,我昨夜见了陛下,已经向他提出出兵野牛城的奏议。陛下说若杨左相不反对的话,便同意我拿下野牛城。控制了野牛城便控制了那片盐湖。”

“又要打仗么?”秦国夫人皱眉道。

“夫人放心,这次我不会让柳钧去打仗,绝对不会让他去冒险。”

“呸,我只关心柳钧的生死么?我也关心你的安危。堂兄说你剑南军实力不强,根本无力同吐蕃开战。前段时间有人提出这次要剑南军同吐蕃作战,被堂兄言辞否决了。怎么你反倒要主动求战?就为了那些盐,值得么?”

王源叹了口气道:“夫人,你们杨家固然是富可敌国,但我可是个穷人。不瞒你说,我府中账上只有三万贯,养活家人都捉襟见肘。虽然我并不贪财,但有钱赚我也不是傻子。这一次便允许我假公济私一回,我定要将那些盐运出来。夫人和左相这次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

秦国夫人捂嘴笑道:“原来你这么穷酸。堂堂节度使家里只有几万贯?那些公主妻妾什么的怎么养的活?早说啊,早说的话,我随随便便给你几十万贯用用,又何须这般的拼命?”

王源笑道:“夫人当我是吃软饭的么?几十万贯便打发我了?我要的是几百万贯,上千万贯的钱财,夫人你给么?你若真的愿意给,我倒也打消这个念头了。”

秦国夫人皱眉道:“你在开玩笑?我秦国夫人府中所有财产也不过数百万贯,全给了你我喝西北风么?”

王源摊手道:“这不结了么?你们杨家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有钱,那么这个赚钱的机会就在眼前,何不合作大捞一笔。咱们二一添作五,只要左相同意将我运出来的私盐纳入朝廷专卖的渠道,杨家再给我一笔前期运盐制盐请人工的费用,这事儿立刻便可办妥。拿下野牛城之后,盐运出来,钱财便滚滚而来。这等好事,夫人该不会拒绝吧。”

秦国夫人笑道:“果真如你所言,我又怎会拒绝?谁会嫌钱多咬手?不过,我总觉得奇怪,你一个并不贪财之人,怎地忽然对钱财有了这么大的兴趣?养不活家人是玩笑之语,你一个堂堂节度使,就算是俸禄和食邑两项相加,也足够让你府中的人活的奢侈自在了。告诉我,你要钱做什么?”

王源看着秦国夫人正色道:“夫人果然是了解我的。不过这缘由我可不能明言。我只告诉夫人一句,在不久的将来,你会明白这件事对杨家是多么的有利。我可没求过夫人什么,但这件事你必须助我。”

第五六九章 沆瀣

说服杨国忠的过程远比想象中的容易,午间杨国忠来到秦国夫人府,宴席之上,当王源说出了盐湖的秘密之后,杨国忠眼睛里闪烁的贪婪的光芒便出卖了他的内心。

在王源和盘托出私盐计划之后,虽然他口中一直嘟囔着要将私盐并入朝廷盐务专卖的风险太大,恐事情败露要遭受严厉惩罚云云,但他比谁都清楚,这件事的利益之大。

杨国忠是在户部度支郎的位置上起家的,他对朝廷财税收入了如指掌。他知道盐这一项每年给大唐带来多大的收入。仅以去年而言,盐务一项便给朝廷带来六百万贯的收入。这是剔除了制盐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纯收入。若以总量计算,绝对超过一千万贯。杨国忠很早就想从中捞一笔,但苦于朝廷的海边盐田都有规制,各地盐井和盐矿早已登记入册,每年产盐多少,销售多少都很明晰,实在是动不了手脚。但如果王源所言的盐田是真,杨国忠却有办法从中获取高额的暴利。

办法在杨国忠看来极其简单,杨国忠可以用关闭盐井盐矿的办法减少每年朝廷明面上食盐的产量。但大唐上下对于食盐的总需求是不会变的,反而因为人口和牲畜的增加年年攀升。杨国忠便可将盐湖中的盐通过官府的渠道掺杂其中进行销售。这样既不会引发食盐短缺的危机,又能从这块大蛋糕上狠狠的割下一大块来。这就好比借着朝廷的手段将这些私盐强行销售,而获利却一文也不会上交国库之中。因为总账目上,盐井盐矿关闭后总食盐产量的减少,朝廷从盐务收入上的减少也无可厚非,朝廷也无法问责。

当然,关闭盐井和盐矿是个技术性的问题,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关闭盐井和盐矿,这需要些手段。譬如,将山西每年出产五十万石的盐井关闭,或许需要一些小小的流言。譬如盐井左近的村落里有人吃了这种盐中了毒生了病等等,户部自然可以立刻展开调查,将此盐井确认为毒盐井,立刻封土关闭,停止采盐。更直接的办法是让深入地下的盐井塌方或者透水,那样会更省事的解决这个问题。总之,关闭盐井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