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 (第2/4页)

名锦衣青年托着一只锦盒阔步而入,身后跟着十几名趾高气昂的随从。

看到那青年人的第一眼,众官员都是一愣。这青年人可不是宫中的内侍,而是玄宗的第二十六子丰王李珙。怎么是丰王来宣旨?众官员甚是疑惑。

“圣旨到!王源接旨!”丰王李珙朗声叫道。

王源忙振衣叩拜于地,一干官员也纷纷在王源身后跪倒,丰王李珙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道:“今天下纷乱,国祚蒙尘。大唐江山烽烟四起,朝堂之上飘摇动荡。朕心忧如焚,夜不能寐。当此之时,朕外需良将御敌,内求贤臣治政,求贤之心若渴。然天佑我大唐不灭,赐予朕良将贤臣集于一身之人,朕甚是欣喜。王源文武全能,数年来为我大唐戎马征战,功勋卓然。更难得的是他还有理政之才,朕经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拜王源为相,外御叛军,内整国政,朕便可安眠无忧矣。此旨拜王源为大唐中书令加尚书左仆射、政事堂执笔,兼领吏部尚书之职。进一等蜀国公爵,加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其妻妾子女皆另有恩旨加赏。望王源不负朕望,为我大唐竭尽全力,尽忠尽责,钦此!”

院子里静谧无声,所有人都沉默着。这份圣旨上的每一个官职和爵位以及封赏都是官员们梦寐以求的,玄宗一股脑儿全部授予了王源,这简直是无上的荣耀。作为一个臣子而言,这已经是能做到的最高的地位了,这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圣旨上的任何一个职位和加封,单独拎出来,都够一个人奋斗一辈子的,而现在,他们统统都在一个人的身上。而且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简直难以想象。

第八零七章 丰王

王源高声谢恩接旨,起身后,众官又是一阵道贺。

王源本以为自己会对这个任命没什么感觉,因为自己其实并不想当这个相国,或者说自己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要坐这个位置。但当圣旨宣读之时,王源的心中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澎湃。

五年了,自从在永安坊那个小小的宅院之中醒来,在满城的鼓声中入惊弓之鸟般的窥伺着这大唐的世界。那时候的王源对这个世界充满的陌生和恐惧。他也绝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大唐的相国。这个位置是真正的一。。。。。。

第八零七章 丰王

王源高声谢恩接旨,起身后,众官又是一阵道贺。

王源本以为自己会对这个任命没什么感觉,因为自己其实并不想当这个相国,或者说自己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要坐这个位置。但当圣旨宣读之时,王源的心中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澎湃。

五年了,自从在永安坊那个小小的宅院之中醒来,在满城的鼓声中入惊弓之鸟般的窥伺着这大唐的世界。那时候的王源对这个世界充满的陌生和恐惧。他也绝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大唐的相国。这个位置是真正的一。。。。。。

第八零八章 强盗

午后时分,王源去散花楼向玄宗谢恩。玄宗依旧在观月池畔的长廊下接见了王源。见了王源,玄宗笑容满面的道:“王源,你不会怪朕直接便做了你的主吧。朕昨晚想来想去,这一次不能容你推辞不受,故而朕一早便跟韦见素他们说,你已经是我大唐的相国了。听说韦见素他们都去你府上道贺去了是么?”

王源叹道:“陛下,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啊。相国这个位置就像是个火炉子,陛下这是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啊。迟早臣被陛下烤的外焦里嫩,被人分而食之了。”

玄宗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旋即被微笑所代替。

“不要这么想,朕对你是抱着极大的信心的,你也一定不会让朕失望。对了,李珙和你说了么?朕决定让他随同你去军中,你要好生的约束于他。”

王源沉声道:“臣也正要跟陛下核实,陛下确定让丰王随臣去军中么?”

玄宗道:“就是他了,他不是天天朝着要领军平叛么?朕便遂了他的意。王源,你不要将他看做是朕的皇子,只把他当做普通的将领,该骂便骂,该罚便罚,若是犯了军法,那也由得你处置。总之,就算他战死沙场,朕也绝不会怪你,你便放心的带他去便是。”

这几句话看似是大公无私之言,但听在王源耳中,却别有一番滋味。玄宗是有多么不待见这个丰王,才会说出这种话来。亲儿子的生死都不关照一声,反而似乎是告诉王源,这个儿子你随便用,死了活该。

“陛下放心,臣心中有数。臣此次回大军之中,便要着手和高元帅一起商议进攻长安之事,陛下有什么要说的么?”

玄宗想了想,低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