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 (第2/4页)

聊的话,可以去帮着扎几个草人便是。晚上可是要用到的。”

公孙兰点头道:“好,我去扎两个,一个你一个我。”

……

芦苇荡对面,常元图忠实的执行着严庄的命令。他手下的一万五千兵马尽数划身为割草工,跃入冰冷的芦苇荡中挥舞长杆割断芦苇。擦擦擦,擦擦擦,长杆挥过,一人高的芦苇纷纷倒下,露出大片的水面。常元图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几千人并排割芦苇的情形,还别说,场面还相当的壮观。

另外数千人则在旁取土填充扩充道路,几千人来往搬运土块的情景也是壮观的很,而且也颇有成效。本来中间的几条芦苇荡之间的小道只有数尺宽,但很快便被拓宽为数丈宽,而且不断的往前延伸。

开始小半个时辰内,进度很是顺利。芦苇荡被横扫了一大片,推进了百步的距离。若是照这个进度,推进到对面里许之外的距离可在午前便可完成。然而这显然是想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浸泡在齐腰深的冷水和污泥中的人肉割草机们越来越疲劳。芦苇荡一年又一年的繁荣枯败,每一年**的苇草都掉落水中和水中常年生长的水草一起腐烂。这让芦苇荡中的污泥既恶臭难闻又纠缠难行。数千士兵每推进一步都很艰难。事实上不是割芦苇多么吃力,吃力的反倒是往前移动的那一步步。

水底冒出的**的臭味闻久了会熏的人头晕眼花,很多士兵承受不住这种恶臭气味栽倒在污泥里。更多的人则是在淤泥乱草的纠缠下筋疲力尽。

而且,让人烦恼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士兵们其实最担心的还是芦苇荡中敌兵弓箭手。那些才是最致命的威胁。特别是随着往前推进的距离越来越远,两百步外便已经到了对方的伏击区域,士兵们更加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他们既要担心芦苇荡中暗箭,又要和淤泥恶臭作斗争,精神和体力上的双重压力让人几乎崩溃,他们的动作也变得越来越缓慢,推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

严庄对这样缓慢的推进速度当然是不满意的,但他也知道快不起来。好在河面上并无渡船往来,看上去对方已经停止了渡河,也就是说在对面的那些人已经插翅难逃,倒也不用太着急。他也并不希望操之过急而造成大量的伤亡,自己手头这五万兵马还是很宝贵的,严庄并不想轻易的葬送掉他们。

巳时末,大片的芦苇荡被扫荡一空,已经推进了近四百步的距离。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芦苇荡中的唐军弓箭手并没有射出一只箭来骚扰。这让严庄甚是有些疑惑。正在他怀疑芦苇荡中是否真的有弓箭手埋伏的时候,像是要证明他的怀疑是不正确的一般,南边的割苇队遭受了一轮强大箭雨的袭击。从南边的芦苇荡中射出大量的箭支,顷刻间将近百士兵射杀在泥水之中。

叛军弓箭手立刻还以颜色,在新铺就的道路上用强弓向芦苇荡中射箭,将对方的弓箭手压制的哑了火。这一次袭击之后,严庄再也没有对芦苇荡中是否有伏兵存有怀疑了。而且通过这次袭击,严庄找到了一个清除对方伏兵威胁,加快割苇铺路进度的另外一个笨办法。那就是以三千弓箭手沿着铺好的十几丈宽的泥土道路前进,朝着两侧的芦苇荡进行地毯式的射击。以这种地毯式的射击方式清除前方芦苇荡中的威胁,这样士兵们便可不必担心芦苇荡中的弓箭手,只需一心一意的往前推进便可。

这种办法虽然浪费大量的箭支,但那不算什么。关键是进度加快了不少。严庄又投入了三千生力军加入割苇大军,替换那些泥猴般毫无气力的士兵,将进度飞快的往前推进。到了下午未时末,里许长的芦苇荡已经被坚忍不拔的割苇大军推进到了最后的两百步。方圆数里的芦苇荡被活生生的破开了一条宽达五百步的巨大通道。一大片黄绿色的芦苇地中间空出了一大片白花花的水面,就像是被人用剃刀在满头秀发之人的头顶硬生生的剃光了一条头发露出白花花的头皮一般,这情景看上去甚是奇怪。

直到推进到了最后两百步,严庄才明白芦苇荡中再无伏击的弓箭手了。因为这两百步的距离根本藏不了人。但严庄并不认为自己是中了空城计,他只是认为对方被自己地毯式的弓箭袭击压迫的不得不退出了芦苇荡中。

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最后的两百步的推进之后,数千叛军士兵终于踏上了对面的草坡。本来他们以为迎接的是一场激烈的厮杀,严庄已经命令数万兵士快速的冲锋支援而来。然而当他们站在草坡之上时,却发现眼前一个人都没有,四下里空野寂寂,渺无人声。

严庄甚是奇怪,一个时辰之前,还看到唐军晃动的身影,怎么转眼间就一个人影也不见。不过严庄倒也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