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管怎么样都要读书 (第1/2页)

作为挨过饿的人,林海知道,只要你端起了碗,那就身不由己了。 林海一边张罗着给孩子们添菜添饭,一边不经意的问杨雄的女儿:“怎么饿成这样,在林子里没吃饱?” 杨雄刚想接话,被林海一瞪,炒完辣椒的贾大顺带着把背上的环首刀放在了临时搭建的灶台上,“哐”的一声,杨雄低下头,夹起一片腊肉不再抬头。 “嗯,林子里有时候能有肉吃,看爹爹和叔叔们打到什么了。有时候就吃野菜和蘑菇煮的汤。” “哦,那上一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了?” 这个问题有点难,小姑娘想了蛮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上一次吃肉是天冷以前了,也就是上一个秋天,好几个月过去了啊。 “那你妈妈在林子里吗?” “妈妈饿死了。”小姑娘埋头吃饭,头也不抬,平静的说道。 “那平时谁给你做野菜汤?” “范嬢嬢。” “哦”。林海转头看了杨雄一眼,继续说道:“那今天中午你们原本打算吃什么?” “中午不吃饭的,爸爸说一天最多吃两顿就很多了。但是小玲吃了两顿还是饿。” “你叫杨小玲啊?”林海愈发的和颜悦色。 “不,我叫杨玲玲。” 这孩子,嘿... “那你吃饱了范嬢嬢怎么办呢?林子里的其他叔叔嬢嬢们怎么办呢?” “嗯...” “要不这样,哥哥让这个叔叔再煮点饭,你回林子里,就说是你爸爸说的,让叔叔嬢嬢们都出来吃饭。” “啊,嗯!” 小玲放下碗跑开了。 杨雄脸黑着刚想说什么,林海打断道:“可以了。什么都没有吃饱重要。你应该庆幸我先找到了你,不然山里的人都出来,粮食还是不够的,你有瞪着我的力气,就应该省下来等回去耕地,收两季粮食,你就能给玲玲扯块布做件新衣裳了。她现在的衣服都大了,是她娘以前的衣服改的吧。” 杨雄低着头,不再说话,大滴大滴的眼泪伴在饭里,他张大了嘴,用力的吃了下去。 清河屯,县衙。 “小林子,点清了,山上下来了三百人,其中基本上都是壮劳力,两个识字的,十来个小孩子,都安置好了。”忙活了一天的汪良总算回到县衙,给林海说了说安置的情况。 目前来说,由于搬迁过来时带的粮食有限,林海也不敢敞开肚皮吃,更加不敢招收太多的流民,三百人已经是目前的极限了。 三百人都安置在县城内,毕竟现在城内有的是房子,就算被火烧过,框架还在,休整一番就是,唯一不同的就是每户人家都得到了一张《开荒证》,上面盖着汪良的县尉大印。用林海的说法就是:“任何人都需要持证开荒,没有来县衙登记户籍,没有按照规划开荒的一律算盗窃帝国财产,到时候县衙三班会教他做人。” “大哥,我看了下,山上绝对不止这点人,而且我们招收流民屯垦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各地流民可能会蜂拥而至,到时候我们不收也得收。” “我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工具和药品。” “工具好办,这段时间我修整了下原来城里的铁匠铺,加上我们带来的铁料,烧点碳就能打铁,短时间够了。草药也能安排人去采,就差粮食了。” “我们有钱。”林海道。 “你是说当时那笔?” “对,好刚用在刀刃上,只要有了粮食,不怕没钱。大哥你还记得当初户部找陈朝买粮食不?” “嗯,你是说去陈朝买?” “对,按理说陈朝应该是不会卖粮的,这点和资敌没有区别。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就是卖了,他们敢卖我们就敢买。我们俩,再叫上两个哥哥,今晚就把钱财取出来,让十九哥带人去陈朝换粮食。我们清河县地处三国交界,路不算远,半个月就能回来,我们的粮食能续上。” “行,就这么办。” 林海觉得这群孩子是不错的苗子。 在林子里饿了好几年,饥一顿饱一顿的,居然还被石榜一拖着学了认字,虽然有可能是林子里无聊所致,虽然只会用木棍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虽然写出来的字猴抓狗爬,但是识字就已经是本事了,更何况吃饭能带上年龄最小的,现在开荒能帮着大人做事,林海觉得在这个时候最乖的孩子也就这样了。 “我们要把私塾给开起来。”林海叫来了石榜一和杨雄,并且斩钉截铁的给汪良说。 对于开私塾,石榜一是举双手双脚支持的,毕竟他家里就他和他女儿石珍儿两人,开荒实在是太困难,若不是乡亲们念着旧情把最好的一块水浇地分给了他,就石夫子四体不勤的样,怕是一块地都开不出来。 杨雄却有意见。 “县尉大人,”杨雄深深一礼:“能让孩子们识字,小民自然是万分赞同的,倘若家中有余粮,谁不愿意让孩子们读书呢?但小民也听说了,城里存粮不多,第一批稻子还没熟,现在大家都是省着在吃,一把米兑着半碗菜煮上一锅的。现在孩子们去采点野菜野果,侍弄下田间的菜园子,能帮上不少忙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