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可刘兴华觉得,如果没这些礼物,只怕寿山连这些话都得不到。尽管他没经历过太多人情世故,却清楚什么叫礼尚往来攀树附贵的道理。

谢过这位家丁后,刘兴华才道:“那这些礼物,是否需要我帮忙送入府中呢?”

对于刘兴华的话,家丁哧笑道:“听你说话,便知你是第一次替寿山将军办事。你何曾见过,王爷收这么一堆东西,还会放在王府之内呢?跟我来吧!”

说着话,这位家丁头前领路,指使着刘兴华一行人。拉着马车,来到距离王爷不远一幢院子。看着门口荷枪实弹的清兵守卫,刘兴华便知这应该是专门存放礼物的地方。

原本指望进去瞧瞧,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好东西。可他的愿望再次落空,这位家丁跟守卫的清兵一番交谈之后,里面直接走出一队人马。

将蒙着布的马车,直接推到了院子里面。看着马车推进院子,这位家丁才道:“行了,你们大老远来一趟京城不容易,早点找个客栈住下,玩两天便离开吧!

不过,奉劝你们一句,如果不想惹事的话。这些显眼的枪,还是放起来,不要随便背在身上。真当衙门的人看到,难免会惹出一些事端来。

这里是京城,不比你们那边塞之地。如果不想玩,那还是早点回去。这段时间,京城不太平静。早离开,或许是福气。言尽如此,你们还是从那来回那去吧!”

抛下这么一句,看上去应该是提醒的话,这位家丁没等刘兴华回话。便走进了这幢,看上去内松外紧被严密防守起来的院子里,去替那位王爷清点物资了。

同样完成寿山所交付任务的刘兴华,也觉得这位家丁,似乎也没想象中那样可恶。可他多少明白,这番提醒怕是看在那张百两银票上。不然,这家丁才不会费这么一番口舌呢!

第一章 入关待风云

做为进出关外的必经之地,位于直隶省的山海关,一直被人视为分隔线。踏进山海关,但意味着进入了关内。踏出山海关,便意味着进入了关外。

这样一个战略重地,自然少不了派遣驻军长期驻扎于此。只是很多人都知道,就清朝现在的形势,还远远用不到启用这座战略要塞的作用。

驻扎于此的清廷兵勇,更多还是做为震慑性质,盘查着任何进出关外的人员。而这种盘查,自然少不了偶尔敲诈一些进出关内外商人的钱财。

普通的百姓,除非是居住在附近,不然他们很少通过这样的商业要道。而进出山海关最多的,除了朝廷的官员之外,最多的无疑都是来往关内关外的商队。

进出关外的城门口,每天都站满等待入关出关的人。而负责看守城门的城防兵勇,也会根据这些人员的背景,想办法从对方身上掏些钱。

见过的人多了,这些兵勇的眼力自然非同凡响。就在城门口,不时传来商贩讨好兵勇的声音,希望免去拆车查货的待遇时,入关的官道上突然走来一支马队。

看着马队上端坐的骑兵,尽管没穿着大清骑兵的服饰。可背上的枪,多少令等待入关的百姓商贩,稍稍移开位置,将入关的通道让了出来。

负责看守城关的城防营把总,略显惊讶的打量着这一行人。不多时,这支人数仅有四十余人的骑兵队伍中,很快有一人骑马走到稍显紧张的城防营把问跟前。

从身上掏出一张通关文碟道:“奉黑龙江将军之命,入关给庆亲王送寿礼!这是我等的通关文碟,请查验。如无误,请放行,耽误将军的祝寿,只怕我等不好交差!”

看着被包裹严实的一辆马车,还有骑在马上表情严肃的骑兵。这位把总一听,眼前这些人是黑龙江将军派来送礼的手下,自然不敢怠慢。

连通关文碟也只是稍稍瞄了一眼,看到上面确实盖着黑龙江将军的官防,立刻笑着道:“诸位原来是寿山将军的部下,还请入关。职责所在,请诸位兄弟别介意!”

能担当替将军送礼的官兵,几乎不用想都是将军的心腹。何况,这位把总明显能感觉到,在这支队伍中,待在马车旁的那个年青人,应该是这队骑兵的指挥官。

这么年青便能担当这样的重任,足以想象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他这种守城关的把总,自然不敢过份得罪对方。更别说,对方还是给大清的‘铁帽子王’送礼呢!

伴随通关文碟交回到对方的手上,这位把总立刻道:“一帮蠢材,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让给道,耽误了将军大人的大事,你们担待的起吗?”

站在城关前等候入关的商贩百姓,听到这些背枪的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