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1/4页)

ㄓ幸揽炕鹋诜�鳌�

而新组建的河防营,也是将来刘兴华,打算跟沙俄争夺制河权的部队。既然这条河的管理权不属于清国,那刘兴华就要让沙俄人知道,他们的船也休想在内河中航行。

相比安民军暂时没什么货物,需要通过内河运输。沙俄控制的内河,很多时候都会他们提供海量的财富。若是失去运河控制权,他们又将损失一大笔河防收入。

随着后续增援的部队抵达,那些带来的渔船,开始将运输般的武器弹药全部拉走。至于运兵船上的士兵,同样乖乖的抱头蹲到渔船上,被持枪的士兵押回瑗珲。

望着继续往报喜城方向前进的八艘炮艇,还有那些坐到运兵船上的警卫团官兵。被俘虏的沙俄士兵都知道,这次报喜城只怕麻烦了。

相比瑗珲城对他们的偷袭,似乎了如指掌。此刻的报喜城,对刘兴华等人根本不设防。这意味着,当刘兴华的部队抵达报喜城,攻占那座城市也是早晚的事情。

就算沙俄能派兵支援,可目前他们的兵力,大部队都被俘虏了。剩下集结在报喜城,等待后续增援的步兵,怕是根本抵挡不住对方的攻击。

一旦没了部队的抵抗,沙俄花费重金打造的报喜城,必将陷落于安民军之手。这种后果,想必又会惊动那位,提到安民军便愤怒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吧!

陆战打不过安民军不说,现在能他们占据绝对优势的内河战,依然输给了安民军。谁敢说,将来他们在东北的统治,不会被地方取而代之呢?

抢占到的东三省,现在好处没怎么看到,还尽往里面贴钱贴人。这种郁闷,只怕沙皇也是有苦难言。而沙皇不知道的是,他的帝国局势只会越来越糟。

摊上刘兴华这样一个强势的邻居,除非沙俄能老实。不然,这种战斗将时刻打响。甚至在刘兴华的设想中,未来有机会的话,类似割让的领土他也要收复回来。

别人暂时不知道,这些冰寒之地下拥有什么。来自后世的刘兴华还能不知道吗?

老祖宗留下的土地,无论如何也不能拱手让人。这便是刘兴华觉得,老天让他来这个时代的真正原因。做不到这些,只怕他也会死不瞑目!

老毛子俘虏兵的担心,已经踏上征战之旅的刘兴华,自然不会过多在意。沙俄人选择傍晚偷袭,那么他就当天晚上偷袭。而这个时间,将是沙俄人自认最安全的时间。

前方有炮艇舰队偷袭,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危险。就算炮艇舰队偷袭失败,想来安民军也不可能攻到他们这边来。毕竟,内河一直是沙俄掌控的天下啊!

伴随着炮艇放缓速度,带着后方跟进的运兵船,一行人趁着夜色抵达灯光通明的报喜城。当然,刘兴华更喜欢将其称为海兰泡,这里同样属于华夏民族所有。

命令炮艇减速缓行,刘兴华又命令后方的警卫团,开始寻找登陆地点。那些拴在运兵船后面的小船,将一队队警卫团士兵,开始送上尚不知危险降临的报喜城土地上。

接下来,等待这座城市的命运,便是彻底陷落于安民军之手。那怕听到枪炮声,想必沙俄人也知道,什么叫远水救不了近火!(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风水轮流转

报喜城原名海兰泡,自咸丰年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将黑省以北包括海兰泡在内的大片领土划入俄国版图,并将海兰泡更名为报喜城。

带领警卫团上千官兵,以及河防营官兵抵达这里的刘兴华,看着远处点点灯火,内心显得极为不平静。原因是,这座城市如今不属于清朝,后世同样不属于华夏。

那怕安民军建军之后,从这里陆续偷偷迁走了不少百姓。可刘兴华清楚,在这座城市里,一样生活着许多跟他肤色语言一样的华夏百姓。

他们选择留在这里,一来是故土难离。二来只怕也是希望,将来有一天,他们能再次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当然,也不可否认有些人,已经遗忘他们的祖先。

可不管如何,今晚这座城市就将在他的脚下颤抖。陆续悄悄登陆的警卫团官兵,开始按照战前的安排,悄悄的抵进港口后面的城市,等待炮声过后的进攻命令。

看着前方依然已经建立起来的船坞,还有一些在建的炮艇,停泊在船厂的船坞中。刘兴华指示登陆的警卫团,开始悄悄包围整个船厂,现在这船厂已经属于他了。

望着一字排开的八艘炮艇,已经全部做好炮击前的准备,刘兴华点头之后。站在身边的河防营长冷傲脸色狰狞的吼道:“开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