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新军十六镇,十八混成协,朝廷竟然一支部队都调动不过来。这样的朝廷,你们觉得还能承担护境安民的责任吗?这朝廷的权力,只怕早就架空了。”

明白相比依兴阿。已经决心跟刘兴华走到底。那怕有很多八旗人,觉得他是背宗忘祖的叛徒。可事实上,依兴阿比谁都清楚,如今朝廷只剩一个空架子。

如今东三省尽归刘兴华之手,未来的天下归属。几乎已经很明显。成者王侯败者寇,依兴阿希望凭借现在所立之功,换取未来八旗一个生存的机会。

至少现在看起来,刘兴华虽然痛恨满清,但对于普通的旗民还是一视同仁。只要愿意服从管理,这些旗民同样能够参军,同样能够当上军官,同样能分到田地。

‘朝廷养了一群白眼狼啊!也难怪。八国联军能攻破京城,指望这样胆小如鼠的新军守护皇城,朝廷也真是瞎了眼。算了。以后我也不理那些人了!’

同样不甘的骂了一句,寿长便做出了决定。他很清楚,三省统一之后,他跟晋昌因为是中将的原因,肯定会外放执掌一军。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拿出诚意来。

如果没什么意外。依兴阿必将成为奉天军政府的主席。再不济,他也将担任一军之长。真正超越以前在朝廷的副都统,成为统兵至少过五万的实权将领。

虽然目前东北军联合。还没进行相应的军队整编。可待在忠勇军这么久,寿长也明白。那位年青的大帅,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

他跟晋昌,对朝廷还存在奢望的事情,只怕也瞒不过偏布全军的情报人员。依兴阿这个时候找他们谈话,只怕就是刘兴华的意思。

同样无言与对的晋昌,半响才道:“兴阿,我打算辞去军职,去当个民政官。我有预感,将来我们必然会跟朝廷一战,我实在不想看到领兵进皇城的那天。

麻烦你跟大帅说,我晋昌有负他期望,愿牧守一方,当个善养百姓的民政官员。那个当个县长,我也心甘情愿。这领兵之权,还是算了!”

对于晋昌的选择,依兴阿稍稍震惊一番道:“晋昌兄,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只要我卸掉身上的军职,相信朝廷那些人,也不会再想方设法拉拢我吧!当个清闲的民政主官,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能多陪陪家人了!’

说出这通话,似乎显得轻松了许多的晋昌。最终还是选择,两耳不闻窗外事。功名尘土这种事情,对他而言也如同过眼云烟,是该舍弃掉做点正事了。

望着这位三人中,实则年龄最长的晋昌,做出这样的选择,依兴阿跟寿长也不好多说什么。人各有志,有些事情都勉强不了。但这事,还要得到刘兴华的许可。

在电报发出之后,第二天刘兴华便带领一个警卫营,出现在奉天城外。得知这个消息,依兴阿也显得非常意外。但他知道,电报未回的刘兴华,怕是要亲自找晋昌谈谈了。

对于刘兴华这种习惯性,搞突然视察的举动,依兴阿还是赶紧召集忠勇军的军政官员,来到城外迎接突然到来的刘兴华。而不少人才发现,他就是那位忠勇军的创建者。

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有所怀疑,胡汉三实际就是刘兴华。这意味着,当初袭击旅顺,导致沙俄舰队覆灭的其实就是刘兴华。可这事,一天没传开,一天就是秘密。

真正有机会,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并不多。甚至在外界看来,依兴阿掌管忠勇军,就是刘兴华指示的。如果没刘兴华支持,从胡汉三手里吞并忠勇军,只怕不容易。

不管外界怎么想,抵达奉天城外的刘兴华,看着奉天城已经恢复战后的安宁,也觉得非常满意,朝依兴阿点头道:“你们这些年工作做的不错!”

那怕只是一句很简单的肯定,却让依兴阿等人高兴。东北军军政整编就将开始,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工作能得到肯定,说明他们接下来,也能得到相应的职务奖励。

在城外,同忠勇军将领跟民政主官们握手之后,刘兴华在不少奉天百姓的瞩目下,踏进这座历史古城。而百姓对于刘兴华的年青,同样表现的非常惊讶。

进到原来的沙俄总督府,刘兴华跟这些忠勇军军政官员都进行了一番谈话。等到最后,将晋昌跟依兴阿、寿长三人给单独留下,而依兴阿同样知道要谈什么了。

望着一脸平静的晋昌,刘兴华很认真般道:“晋昌将军,你真的决定了?”

‘还请大帅垂怜,晋昌年纪大了,领兵作战真的力不从心。如果不是觉得,还能为百姓做点事情,希望为百姓尽我一份心,我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