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 (第1/4页)

馍汀�

意识到这些老臣对朝廷的重要,慈禧也清楚要重用这些老臣。可她根本不知道,这样的颜面挽回,对于清廷而言并没什么希望。

甚至于北洋新军大败之后,朝廷对于北洋新军的军饷,也不象以前那样有求必应。连带着袁世凯这位北洋大臣,因为这次战败,同样受到诸多非议之声。

若非慈禧看在他,尚且忠心的份上,让他继续担任北洋大臣。只怕这支北洋新军,还能否保存都是个问题。在清廷看来,打不赢东北军的新军,练了也没用。

在此次战事结束之后,有细心之人就发现,东北军进入东南的触角加深。除了他们的商铺,比以前更的越为顺利之时,官府对其的约束监控,也没以前那样严格。

借助这种便利,东北军情报部门的布点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而很多人知道,看似平静的潮水下面,只怕正在蕴酿着一场大风暴。

甚至在大清的洋人也感觉到,东北军的兵威更甚从前。虽然此刻的东北军,还在东北埋头建设。可他们都发现,东北舰队的舰艇,开始将触角慢慢延伸出来。

已经有能力,封锁整个渤海入海口的东北舰队,让不少将舰队设在天冿港的洋人舰队,也开始慢慢选择退出。就算依然停泊于天冿的外国舰队,也不敢象以前那样嚣张。

对于东北军北海舰队,开始在渤海进行常态式的巡航,大舰队不时还会游弋在黄海中,岛国无疑是最为震惊的。不明白,东北军的海军建设为何会如此之快。

那怕岛国人清楚,东北军的北海舰队,驾驭的舰艇都是前次海战被打残的舰艇所修复的。可这种能力,同样意识着东北军,有能力自主生产大型舰艇了。

也曾有岛国的海军军舰,试着跟东北军的北海舰队进行接触。可事实上,这支北海舰队面对他们的抵进侦察,同样施与颜色警告,高速鱼雷艇的航速让岛国海军震惊。

尽管这些吨位只有百吨排水量左右的鱼雷艇,很多岛国海军都看不上。可接近四十节的高速行驶,令岛国的军舰都避之不及。明白让这样的鱼雷艇咬上,将是致命的威胁!(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 广州再起义

相比东北进入高速发展期,与之相邻的沙俄,却开始爆发一场接一场的工人起义。虽然这些起义的规模不大,却令沙俄很多工厂陷入停摆状态。

对于尼古拉二世忙着镇压工人起义,刘兴华也清楚。这些起义虽然不是因为沙俄跟岛国的战争而起,却也是因为沙俄对东北的入侵失败而导致。

在沙俄统治东北的几年时间里,沙俄从东北掠夺到的资源并不多。甚至到了后期,相比他们对东北的投入,掠夺到的财富同样少的可怜。

先是刘兴华的安民军崛起,后是岛国方面的不甘示弱。那怕在与岛国的战争中,沙俄还是占据了上风。可事实上,他们最终还是失去了东北的统治权。

伴随东北的局势稳定,不少在沙俄寻找不到工作的沙俄工人,也借助铁路来到东北寻找工作机会。对于这些沙俄人的到来,刘兴华同样给予了妥善安置。

陆续多各国购买的机械设备,也开始在东北各省被建立起来。这些熟练的沙俄技工,在这里都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并最终选择加入东北户籍,成为新东北人。

那样具备专业素质的工程师,也渐渐被吸收进东北的科研院,为东北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路跟创意。这样一来,东北军无疑成了这场动乱的最大受益者。

尽管沙俄方面,对这种情况有所警惕。可面对大批工人失业,找不到工作最终又会加入起义队伍中,往东北方面避难,某些意义上也减轻了沙俄的负担。

加上沙俄目前通过铁路。不断进口从东北运来的粮食跟物资,让沙俄方面同样受益非浅。他们也不敢,把这种大好的合作局面给浪费掉。

如果说,在撤出东北的时候,沙俄还想过有朝一日重新夺回东北的统治权。那么随着东北政权的稳固。兵力越发的雄厚起来,沙俄已经明白他们失去了再次进攻的机会。

在接收这些从沙俄逃难来的工人之余,刘兴华也陆续特赦一些被俘虏的沙俄士兵。只要他们愿意的话,他们都能成为新东北人,获得将家人接到东北来居住的权利。

这样的机会,对于这些大多贫民出身的士兵而言。无疑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做了两三年俘虏,他们会的东西不多,但对于修路建房都可谓精通。

只要他们愿意的话,便能加入东北军各地成立的建筑队,在那里找到一份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