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袁熙救灾 (第1/2页)

就在关羽一筹莫展的时候,诸葛亮派人来让关羽的儿子前去袁军领地,去袁熙那里请求援兵。关羽现在虽然在紧急用人的时候,但是也能明白为什么军师让他儿子去,于是也没多说什么,让关兴前去求援。 袁熙此时不在许都,而是在冀州的邺城,在邺城指挥水灾事宜。 因前段时间入秋后,秋雨连绵不停,导致河水暴涨,河水在东郡到高唐端多处涨出河堤坝,冀州,衮州青州这段河水较近的郡县多多少少被河水所淹,情况比较危急,袁熙得知消息后,带领天字野战军前来救援,地字野战团驻守许都。 袁熙带领一支队伍到东郡支援,张廾带领队伍前去临邑,虎山带领队伍去历城,鞠明带领队伍去高唐。 “你们这里情况怎么样?”袁熙来到东郡一处灾民安置点,问了问东郡太守情况。 “回晋公,东郡受灾郡县事先有准备,转移了河水附近的民众,所以暂时无伤亡情况。物资也很齐全,其他未受灾的郡县,动员了一下百姓捐物捐粮,完全不需要官府出一分钱一粒粮,甚至还有结余。”东郡太守如实汇报。 “哦,那你们是如何做到快速转移的,要知道每家每户又有很多财物。” “受灾各县的县令只要对管辖内百姓说,物资不用管,就算一无所有了,只要人还在,有晋公的治理下,半年财富物资就全部都回来了!” 袁熙听了很高兴,“你们还挺会办事!”然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嗯,半年的时间差不多,只要人不懒,随便干点什么就全都有了!” 正是因为袁熙领地内的百姓有过切身经历,所以县令的话他们是毫不怀疑的,想开了,就好办了,转移的时候,只要带好三四天的口粮和家家小小就好了。 东郡的受灾也就是房屋和农田被淹没,人口倒是没有损失,转移的百姓,东郡太守为他们开辟了新的城池,建了房屋和一些生活设施,只是没有城墙罢了,但不影响。捐献的物资充足,完全不需要袁熙额外担心。 袁熙实地巡查了几处新的城池后,把东郡太守升为衮州别驾,作为州刺史副手,同时依旧兼任东郡太守,在转移灾民有功的几个县令都升任几个郡的太守或太守副手。 东郡这里处置不错,但是其他几个受灾郡县多多少少都有伤亡。张廾,虎山,鞠明等人一边救助灾民,一边把对各处的太守和县令的表现记了下来。等到灾民全部安置完成后,再统一汇报给袁熙。 一天袁熙正在东郡临时住所批阅各地的奏疏,门外有人传话。 “禀告晋公,外面有关兴关将军求见!” “快让关将军进来!”袁熙如今闲下来,对荆州的战事已经有所了解,安国兄过来恐怕是因为荆州之事。 “显雍弟,好久不见!看你没在许都,听他们说你在衮州救灾,我就过来了。” “确实如此,快坐下来,慢慢说。” 袁熙和关兴说了一下水灾的情况,不过如今不用担心,水患已经得到控制,剩下的就是灾民安置。 关兴和袁熙说了他的来意,正如袁熙所料关兴是因为荆州之事来求助。 “安国兄放心,我会派队伍前去支援的,你先回去,三天时间可以吗?” “好,显雍愿意出兵我就满足了,再次谢过显雍弟!” “客气!你回去,先带一万石粮食吧。”袁熙不仅会出兵帮忙,还有物资支援。 关兴很高兴,于是第二天领着一万石粮食的车队回了荆州。 关羽看着这一万石粮食对关兴说,“就算袁熙不出兵,这些物资也对得起我们之间的联盟了!” 确实,刘备两次派人找袁熙,都没有什么实质性表示,如今袁熙能真金白银实打实的资助确实没得说。 有了一批物资,关羽军士气得到提升,再加上大家宣传说不久袁熙会派兵支援他们,他们就更有精神了。 如今天下都知道,袁熙的队伍所向披靡,实力最强。他派的兵一定可以轻松战胜孙权队伍。 “晋公,我们如今派什么队伍前去荆州?” “现在天字军在救援,地字军要守卫许都等地,确实没有可以抽调出来的队伍。”有谋士对袁熙说道。 袁熙来回走动想了想,“对了,那个天雷匠营火枪造的如何了?” “回禀晋公,已经打造出了五千支火枪并训练好了队伍!” “也就是说现在有五千的火枪兵了?” “对,可以这么说!” “那好,这五千火枪兵就带去荆州支援刘备军!” “是!” 袁熙刚好可以试一试这火枪队威力如何。 “不过再加上三千盾兵和两千骑兵做防护,以防万一。物资队除了粮草之外,弓箭武器坚甲都多备一份。” 这样准备也是有考虑的,毕竟战场上出现火枪无法使用的情况,也可以使用备用兵器。 “这样加起来队伍也有一万人了,也算拿得出手!让潘雄带领这支火枪队吧。” “是晋公!” 一天之后,袁熙收到许都的消息,卫温听说火枪兵要出征,想要随军而行,潘雄不敢定夺,就由袁熙来决定。 袁熙本来不同意,但是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