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乌孙大军 (第1/2页)

此时在高昌城的曹丕也收到两个消息,一个是潘雄带领大军竟然从东面绕道伊吾攻打蒲陆,并把蒲陆攻下来,这是他失算的地方。不过好在曹丕重视红山口绿山口的防御。暂时把潘雄大军挡在山口北面。 这样潘雄队伍就无法对高昌城造成威胁。 “从车师调派一些人手物资到关口,务必守住红山口和绿山口!” “是陛下!” “陛下,还有一个消息,就是乌孙之前派的大将军被贼军打败,全军覆没!” “他们一万多人是怎么打的?这也能全军覆没?” “听说是刚巧碰上了潘雄的五万军队。” “那...”如果是碰上潘雄的五万军队,输得确实不冤枉。 “乌孙王是什么态度?”曹丕虽然感到有些可惜,依靠这支援军击败蒙起军的希望破灭,但乌孙王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有动作的。 “不瞒陛下,乌孙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怒,并下令处置了达而里以及其家眷。”那人继续说道。 曹丕点头,果然,乌孙王愤怒了。这样他必然会找蒙起潘雄他们算账。 “乌孙王随后又下令,征集全领地内所有民众,重新组建了一支十万队伍。亲自出征,听说要打到海头城?” “十万?有这么多人?” “只是号称,但是究竟多少人,这个尚不清楚。但一定比上次多!” “他们的盔甲兵器如何?” “他们缺少铁器,西域部落,陛下是知道的!”那人说道。 “估计打到海头城有些难度,不过好在贼军潘雄把队伍拉到山口那边,这样蒙起队伍数量必然减少。乌孙王只要指挥得当,应该也会有胜算!” “那陛下,我们要不要出去和乌孙王队伍配合打贼军?” “不用,我们设的防御设施现在是我们出击的绊脚石,不过这样也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坐收其成。最好他们能两败俱伤,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曹丕歪嘴笑了笑。 此时他的胡须已经掉完。没再长出新的胡子。曹丕的文臣武将有些奇怪陛下什么时候开始清理胡须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虽然曹丕是皇帝,可是也不能如此不讲究,如果先帝在就好了。 这段对峙的时间里,曹丕的属下官吏们也有些焦虑烦躁。敌军就在眼皮底下,任谁都不能当做无事人安心睡好觉。除非早就想好破城投降的人,他们是无所谓的。最好是早些破城早点投降,早点享受安心生活。 不过曹丕对这些臣子的心思没时间去琢磨,他迫切关注着山口、高昌和乌孙王队伍的动向,根据情况随时做好应对措施。 他已经构想好,最差的结果就是高昌防御被破,那么他可以退往西面的交河城,交河城也是和高昌城一样的防御设施。 如果交河城被破,他可以继续向西撤,依靠车师西面东且弥、西且弥以及毕陆乌贪等领地再做周旋。 假如蒙起军败了,那么高昌对峙局面打破,也算是好的转机。而如果乌孙王败了,那就是对乌孙部落最大的打击,他们没有任何发击之力,此时曹丕就可以趁机把乌孙部落收入囊中。也是好事。 最好的结果是乌孙王和贼军两败俱伤,这样西域和乌孙两地都尽归他所有。 这么盘算,曹丕反而有更大的机会能够占得便宜。 乌孙王大军气势汹汹向东行军。 现在已经入夏,水草正是丰盛的季节。牛羊成群结队放牧。 乌孙王的大军所到之处,不管是自己部落还是其他部落,见到粮草和牛羊都要搜刮。 曹丕命令队伍不要反抗,任由乌孙队伍掠夺。 “不必吝惜这些东西,这点损失早晚会千百倍讨回来的。” 曹丕的心腹官员听了懂得都懂。不会多言。 因为曹丕以及其他部落的纵容,让乌孙军队兵卒开始变得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他们感觉自己的队伍横行无忌所向无敌。 乌孙王也很满意,他把这个误解成士气高涨。对攻打海头城势在必得。 他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在高昌城外和曹军对峙的蒙起军。 蒙起军接到消息,早就排兵布阵严阵以待了。海头城运来的第三批火药霹雳炮等物资已经到达。 原本第二批到达的时候,他突然感慨火药物资怎么这么快就送到了,第一批第二批之间的间隔很短。也就几天的时间。 后来他听说是晋王殿下来到海头城并新建了火器营,已经可以少量生产火药和霹雳炮了。他对晋王袁熙自然是无比敬佩和感激。 有了一定量的火药物资,加上后续会不断补充进来,蒙起对乌孙大军一点也不畏惧,不要说号称十万大军,就是真的十万大军,蒙起也不带怕的。 蒙起调转所有天雷炮,攻城器械和火枪队的方向朝向乌孙大军即将到来的场地。 重骑兵和轻骑兵则不断游走,做岗哨的同时也保护着火器器械队伍。同时伺机攻击敌军步卒。 天雷炮的攻击距离远,但是只用铁球发射杀伤数量有限。而使用攻城器械把霹雳炮抛掷出去,落入敌军兵阵中爆炸开的杀伤效果要好很多。火枪队在后面对敌军自由射击,配合霹雳炮完全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