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2/4页)

超支29%,其中场馆建设如不压缩,将超支41%,而为冬奥会服务的快速轨道交通“加拿大线”,不但进展缓慢,原本19亿的预算成本也早就悄然涨到了22亿。冬奥效益并未带来预期的旅游业、餐饮业和商业大发展,大兴土木所造成的建材短缺和上涨反倒让建筑成本增加了近50%,使得房价飙升,让一般民众叫苦不迭。许多市民开始担心,温哥华人会不会想蒙特利尔人那样,为10多天的风光热闹买上30年的单。

在这种复杂心态作用下,当地人对奥运的态度是微妙的:有人欢迎,有人期许,但也有许多人选择了出声反对:年初列治文速滑馆落成,有关方面兴致勃勃地邀请市民免费试滑,响应者寥寥,带着横幅去抗议的倒不少;3月,飘扬在温哥华市政府大楼前的巨幅奥运五环旗,也被反对奥运人士悄然窃走。

虽然如此,和当地人攀谈仍不难看出,尽管狐疑不绝,顾虑重重,但他们其实比任何人都更盼望、也更需要温哥华冬奥会的成功,因为惟如此,加拿大人才能彻底摆脱笼罩头顶30多年的蒙特利尔阴影,用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飘扬的五环旗。

………【非洲国内争端已不仅是非洲国家内政】………

日前,中国宣布任命资深外交官、非洲事务专家刘贵今大使为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并宣布其近期工作将重点围绕达尔富尔问题展开。

对这一任命的动机和性质见仁见智,评论不一,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任命表明了一个态度,一种转折,即中国将更多、更积极、更主动地介入非洲国内事务。

只与合法政府打交道,和不对别国内政说三道四,一言以蔽之,不干涉“内政”即非洲邦交国国内争端,是中国政府一贯的主张自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10国并提出《中国同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以来,几乎一直牢不可破。在达尔富尔问题上,中国以往也一直持相同立场。

然而事态的发展颇耐人寻味:派遣特使,发表声明,派出工兵,敦促让步,一系列的举措都体现了中方对协调解决达尔富尔问题越来越积极的态度,这次的任命更是将这种态度明明白白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如果就这一问题向外交部有关人士质询,得到的答复恐怕必然是“中国政府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事实上他们一定觉得有充分理由这样认为,因为达尔富尔问题已不仅是非洲内政,而已触及到中国本身的战略利益。

苏丹是中国介入非洲大规模石油开采的起点,中国在当地有众多投资、项目和开发利益,达尔富尔问题久拖不决,导致该国国内形势始终不稳,治安状况每况愈下,投资安全、项目安全乃至中国人在当地的人身安全都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任凭达尔富尔争端持续,还可能危及对当今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的稳定输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达尔富尔问题当然已不仅是非洲内政,而与中国本身战略利益息息相关。

由于中国是苏丹石油的最大买家,又是苏丹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达尔富尔人道灾难的持续和蔓延,也成为许多国际力量指责中国的重要口实,如果任凭这种情势持续,不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受损,甚至可能为2008北京奥运的举办带来阴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达尔富尔问题当然已不仅是非洲内政,而与中国本身战略利益息息相关。

必须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刘贵今大使“将为加强中国对非工作、密切中国与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联系、促进中非关系不断发展而不懈努力”,这显然意味着达尔富尔问题并非这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唯一的使命,甚至刘大使也未必是唯一一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

随着中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趋密切,非洲之于中国外交、非洲资源之于中国经济、非洲市场之于中国产品,其意义都日趋重要,中国在非洲的战略利益也越来越深入到非洲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然,这将使更多的“非洲国家内部事务”触及中国在当地的战略利益。达尔富尔只是一个开始,非洲事务特别代表的诞生传递着一个明显的信号:今后,在事关中国战略利益的问题上,中国将不再单纯以“不干涉内政”的理由置身事外,任凭事态发展。

………【小河沟的变迁】………

很小的时候,住在南京城南,经常跟大人到水西门外去玩。那时候那里还有些荒凉,有芦苇,有池塘,还有几条叫不上名字的小河。

小河不过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