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部分 (第2/4页)

奈道:“说过多少次了,我不是你师父,而且我的徒弟只有一个。”

陈天元笑脸灿烂道:“认不认我做徒弟,是师父的事情,我认不认师父,是我陈天元的事情。”

中年人没好气道:“也亏得你还算剑术小成,否则就凭你这种不讨喜的执拗脾性,早就给人打得你爹娘都认不得了。”

他牵着毛驴走到徐凤年身前,打量了一番,奇怪问道:“不就是一个洪敬岩吗,怎么这么惨?”

徐凤年轻声道:“挨了拓跋菩萨倾力一拳,没死已经是赚到了。后来陈芝豹在怀阳关找到我,又点到即止地打了一架,稍稍耽搁了气机修养。”

中年人恍然,哦了一声。

这次轮到心比天高的陈天元目瞪口呆,洪敬岩加上拓跋菩萨,再来个陈芝豹?

徐凤年想了想,决定先不登山,领着牵驴子的中年人走回茶摊,瞥了眼他腰间的佩剑,笑问道:“最早在东海武帝城外,第二次在北莽敦煌城,还有上次在太安城,三次见面,都不曾见你佩剑,这次怎么?”

邓太阿一本正经道:“大秋天的,上哪儿去折桃花枝桠,难不成北凉这会儿还有桃花盛开?”

徐凤年叹息一声,桃花剑神也好,谪仙人陈天元也罢,为什么这些剑客,总喜欢说一些不好笑的笑话。

邓太阿拍了拍腰间佩剑,微笑道:“我那徒弟孝敬师父的,如何?”

徐凤年瞥了眼平淡无奇的佩剑,只好说道:“礼轻情意重。”

邓太阿摇头道:“二十两银子呢,可不轻。”

徐凤年笑道:“听潮阁其实还有几把好剑,如果想要新铸之剑,我与幽燕山庄还有些交情,如今他们龙岩剑炉和水龙吟炉也都在铸剑……”

邓太阿摆手打断徐凤年的盛情好意,“我要那些剑做什么。”

徐凤年笑眯眯道:“知道你肯定不要,可这些话还是要说的。”

邓太阿冷笑道:“不愧是徐骁的儿子,可惜了随吴素的相貌。”

徐凤年有些悻悻然,落座后问道:“喝酒还是喝茶?”

邓太阿酒能喝,却谈不上喜欢,至于喝茶更是觉得无趣,既然到了北凉道,就入乡随俗要了壶绿蚁酒。

邓太阿启封的时候,斜眼陈天元,随口问道:“这副模样是怎么回事?”

陈天元笑了笑,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扯掉那张天衣无缝的生根面皮,露出一张英俊至极的容颜,不输西楚宋玉树,不输北凉郁鸾刀。

徐凤年终于理解为何这厮见到自己后会惺惺相惜了,原来还真不只是因为脸皮厚。

徐凤年问道:“江湖传闻你教过他剑术,我本来还不信。”

邓太阿淡然道:“谈不上传授剑术,在李淳罡万里借剑之后,我从北莽返回,刚好在南诏境内见到此人在一座山顶悟剑,就点拨了几句,后来东海访仙归来,从南海观音宗登陆,顺道又见了他一次。”

徐凤年深深望了一眼陈天元,感慨道:“难怪。”

难怪陈天元能够在剑道上一日千里。李淳罡不愿飞升,死后身负剑道气运,自然而然散落人间,而小泥人因为当时坐拥西楚王朝气运,不可能继承羊皮裘老头儿的这份江湖气数,想来那个幸运儿,就是邓太阿找到的陈天元了。

于是徐凤年脱口而出道:“陈天元,你想不想学两袖青蛇和剑开天门?”

陈天元皱了皱眉头,摇头道:“为何要学?”

徐凤年沉声问道:“你敢不学?!”

陈天元争锋相对道:“我有何不敢?是李淳罡的成名绝学如何?你是徐凤年又能如何?”

樊小柴有些奇怪,印象中这位年轻藩王虽说城府深重,却也不算是如何肆意嚣张跋扈的人物才对。

至于那位太白剑宗的谪仙人,无论做出任何举止,樊小柴都不会感到丝毫惊讶。

只是即便见识了“真人露相”的陈天元,樊小柴仍是打心眼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更加深恶痛绝。

你喜欢我,不需要理由。

我不喜欢你,有万般理由。

世间情爱,自古辛酸。

徐凤年与陈天元之间的剑拔弩张,后者浑身剑意勃发如旭日东升,让原本以为息事宁人的几桌人都如临大敌。

陈天元正色道:“我来北凉,本就是找你一战。”

一向在江湖中置身事外的邓太阿破天荒开口道:“不可退让的必死之战,拔剑也就拔剑了,无谓的必输之战,拔剑作甚?”

陈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