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已经完成了!昨天我去军工厂视察过,技术员已经完成了最后的程序调试,需要我现在带您去看下吗?”

江晨摆了摆手,“不急,明天我会派人来提货,剩余的88000亚晶从食品贸易的收入中扣除就行了。对了,现在你军工厂的产能如何?”

听到江晨问起军工厂的产能,赵辰武略微思索了片刻,随即给出了个保守的答复。

“通过新增设的生产线,产能大概提高了百分之六十。”

“百分之六十?那我换个问法,一个月大概能生产几台动力装甲?”

“最多三台。”

“太少了。”江晨摇了摇头。

见江晨对他的工作有些不满意,赵辰武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无奈的表情,“其实已经不少了,动力装甲又不是子弹,走不了流水线。基本都是十个搞机械工程的技术员围着一台骨架,拿着图纸捣鼓大半个月才能整出来一套,这还是熟练的工人。”

“为什么不能走流水线?难道战前的动力装甲都是这么一台一台造出来的?”

听到江晨这么问,赵辰武不由苦笑道,“哪有这么容易,上千套大大小小的配件,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本没办法将这种大家伙走流水线。动力装甲还算好的,像是蜘蛛坦克那种,半年能造出来一台都算是快的了。”

顿了顿,赵辰武接着说道。

“而且说真的,现在工厂越来越多,钢铁、铜、铝之类的材料都不便宜,军工贸易哪有食品生意利润高。。。。。。”

听到赵辰武这么说,江晨总算是明白了。

原来关键的原因是,这家伙自己没什么兴趣发展军工厂了。食品生意带来的利润何止百万,而一套动力装甲成本都有个九千多亚晶,按照一万一的售价卖也才赚两千。忙活了一个冬天也就赚了两万,还比不上车队往隔壁市跑一趟。

以前发展军工厂是为了武装自己的私兵,现在江晨对他们的私人武装做出了限制,甚至给他都戴上了那啥“荣耀芯片”。这样一来,他自然也就没了发展军工厂的动力。

不过这军工厂毕竟是人家自己的,别人不想弄了江晨也不好强求,于是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

“那这样好了,你把军工厂卖给我,包括那些工人,你给我报个价。”

见到江晨愿意把没有多少利润的军工厂盘下来,赵辰武自然是大喜,大手一挥说道。

“没问题,和动力装甲以及蜘蛛坦克相关的军工厂总共八十七万亚晶,算是个成本价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采购军火(求月票!)

最终,军工厂的转让价被江晨压到了六十万亚晶成交。

八十七万?你当你那军工厂是稳定盈利的?动力装甲这种东西一般人买不起,销路本身就很窄。更何况随着第六街区银行的成立,上次两场远征带来的财富彻底点燃了第六街区的工业之火,大大小小的小作坊甚至军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放着暴利的食品生意不做去扩张军工厂,纯粹是和钱袋子过不去。

赵辰武也就是和江晨争论了一会儿,便痛快地接受了这个价格。能卖出六十万亚晶,他还是挺满意的。有了这六十万亚晶的活动资金,他将进一步扩大商队规模,将生意做到更远的地方去。

不过江晨不同,相比起亚晶,他这个军政府的元帅更需要考虑军事上的问题。

“对了,那个t…4型动力装甲的研发进行的怎么样了?”

说起研发的事,赵辰武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尴尬。

“部分技术上的难题暂时还没解决,主要问题还是引擎的问题,我委托的两个佣兵团对相关技术的回收工作目前还没什么进展。。。。。。”

“那研发团队也转给我好了。”江晨直接了当地说道。

正好刚收编了027避难所,对于赵辰武无法解决的问题,没准放到继承了海量战前科技的避难所科学家面前,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赵辰武点了点头,“好的,那科研小组本来就是军工厂的一部分。不过说实话。研发这东西就是个无底洞,t…3型动力装甲除了护甲脆了点。在机动性和火力上都很优越,改良空间不会很大。。。。。。”

“不是脆了一点。是太脆了。”江晨摇了摇头,“除了胸前装甲外,其它部位的装甲死爪挠两下就坏了。”

闻言,赵辰武苦笑道,“这你不能拿去和死爪这东西比啊,防御本就不是空降型动力装甲的强项。被死爪黏到近身,就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