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 (第1/4页)

接着是法国,那里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大本营。再然后是比利时,紧接着英国也顺势响应……虽然不似新选择党那般激进,但却也不遑多让。

这是否解决了问题?可能没有,甚至可能将问题变得更糟糕。

但讽刺的是,困扰欧洲已久的难民问题和欧盟分家危机却是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同理念的政府之间,永远能做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曾经在欧盟这张桌子上,十数张嘴为了一个问题争吵不休,闹的快要分家。现在虽然依旧是十数张嘴,但坐着的人却摆着相差无几的脸。

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至少在难民问题上,原本争吵的欧盟会议再没有任何分歧。

从这西欧的“去圣母化运动”背后,江晨隐隐看到了罗斯柴尔德的影子。

看来埃夫林失败了。虽然江晨帮他逃到了奥地利,但果然仅凭一名副总理的力量,显然还不足以与罗斯柴尔德这个老牌贵族抗衡。更何况,这背后还不一定只是罗斯柴尔德的力量。

而这老牌贵族的那些盟友,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将报纸放下的时候,江晨心中突然浮现了一个古怪的念头。

说起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与金苹果有关,那么他们代表着的究竟是哪方的利益呢?

九十多年前,地球文明最黑暗的时刻,物竞天择号自格利泽581行星。

与此同时,维利会在罗斯柴尔德的支持下成立,与沟通“天堂”的金苹果一同辗转于纳。粹之手。访问欧洲的日国天。皇,在见识了欧洲的强盛与天文学家菲利特之后,也萌生了“借天兵以攘四夷”的念头……

所有的一切都与20。5光年之外纠缠。

就如一只蜘蛛,结出了一张看不见的蛛网,迷蒙住了历史的一角。

江晨有种说不出的预感。他距离真相已经很近了,甚至已经站在了真相的门口。

可它会是什么呢?(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六章 发展瓶颈

随着神级大陆的开服,未来人生物进军医疗业,未来人重工第一条mix1型电池生产线投产,江晨很清楚的感觉到,未来人集团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任何企业在向大集团演变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类似的局面。而原因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反垄断调查,比如因对现状的自满而忽视技术更新最终失去市场竞争力。前者的代表有被拆分的摩根集团以及差点被拆分的微软,后者有被康柏兼并的数字设备(80年代仅次于ibm的第二大信息系统公司)。

很幸运,未来人集团不存在这两个制约着世界80%企业,向着能够左右世界经济走向的大财团演变的桎梏。因为新国永远不可能对未来人集团展开反垄断调查,未来人集团本来就是依靠高科技起家。

但这瓶颈依旧存在。

而导致瓶颈出现的最关键的因素便是,人手不够用了!

一直以来,未来人集团的人才来源都输依靠国际猎头市场,以及各地区分公司的招聘。但这些来自国际猎头市场的人才流动性都非常高,且安全性也很难确定。少数能确认底细的才能委以重任,而多数有能力但无法确认背景干净的人才,就算猎头公司强烈推荐江晨也不敢随便乱用。这也就导致了未来人集团人才来源面很窄。虽然每天都有新员工入职,但依然跟不上全球数个子公司业务扩张的速度。

尤其是管理型人才。相比起技术型人才。管理型的人才缺口非常大,而偏偏集团内的储备却很少,这也是最让江晨头疼的地方。

愿意到未来人集团工作的人很多。但愿意拖家带口移民到新国,在科罗岛上工作的人才却不多。

新国流动人口很庞大,旅游高峰期那段时间甚至能突破五万,但常驻人口却只有三万人。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教育水平不算发达,劳动力短缺,市场不活跃的小国,能够支撑起如此庞大的跨国集团。

其实如果当初未来人集团在国内发展的话。或许就不存在如今这些问题。但相对的,或许未来人集团即便有一身的技术,也难以发展成如今的庞然大物……

只能说当初的出走。有利有弊。

虽然江晨也有投资在科罗岛建设高中、大学等教育设施,安排科罗岛社区大学的毕业生进入集团实习培训,但这些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的。

未来人集团想要更快的发展,必须提高新国的移民吸引力。尤其是对那些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或许。那个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