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部分 (第1/4页)

在第17次会议上,他提出的“功能舰理论”,获得了大多数委员的赞同。

“用19世纪的火炮去打20世纪的战列舰无疑是可笑的,不过19世纪的战舰经过20世纪火炮系统的改装,依旧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余热。与其争论究竟用弓箭还是长矛武装我们的船,不如先把船造出来,然后再去考虑往上面装什么武器。”

将选择使用何种武器留到以后去考虑,先把预留有改装空间的裸舰生产出来。哪怕往后随着造船技术的革新,这艘裸舰最终被淘汰,也能以较低的成本改装成工程船,在基建领域发挥余热。

卢炜的提议也让江晨松了口气。

至少就现在来看,他不用为如何说服委员会购买十亿新元的大炮而伤脑筋了。(未完待续。)

第1119章 万亿级别的预算

将战舰标准化,就意味着往后所有战舰无论是航母还是战列舰,都将参照第一艘战舰这个模板,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生产。而所有的武器、功能配件,也都将围绕此模板提供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这就好像现在的空间站,基本上都是使用的星环贸易提出的6x4标准。若是有人脑袋犯抽设计个6x5的接口出来,根本找不到一个能与他对接的接口,只能飘在太空上自个儿玩。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将掌握未来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行业话语权。

由此可见,这首艘百万吨级裸舰的订单,究竟是多么的让人眼红。

如果不是华国和俄国连五十万吨级的技术门槛都尚且没跨过,百万吨级更是连门都还没摸到,这首艘裸舰的订单说什么也不可能让未来人重工独吞了!

然而现在有信心完成这艘百万吨巨舰的,也只有未来人重工一家而已,虽然华国和俄国在星环城上也有自己的造船厂,但主要接的都是些小型航天器的订单。

而未来人重工就不一样了,不但已经成功生产了三艘五十万吨的“海鸥级”运输舰,现在更是正在生产第四艘“海鸥”。四艘海鸥级不但为未来人重工积累了丰富的造船经验,同时也使得其旗下造船厂的造船工艺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虽然眼红这数千亿新元的肥肉,但华、俄等成员国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恨自己国内的几家航天企业为什么不把自己绑火箭上,被人家甩开那么远。

当然,最大的那块肥肉被未来人集团叼走了,这碗里剩下的肉沫和汤汤水水,还是有不少的。

要知道,通过百分之五十的防务税与各成员国贡献的产值,地球防卫同盟旗下基金已经筹集到了合计3490亿新元的资金,根据基金雇佣的职业经理团队估算,保持当前的势头发展下去,19年全年筹集到的资金将超过1。2万亿新元。

这个数字究竟有多恐怖呢?

如果硬要挑选个参照物作对比下,以华国5年前公布的gdp数据为例,这1。2万亿新元,已经超过了2015年华国全年gdp的百分之十。

这可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百分之十!

当然,华国现在的gdp已经远非五年前能比,尤其是小行星采矿计划公布之后,几个世界主流航天大国的gdp都出现了不小幅度的增长。然而即使如此,依旧可以说明这1。2万亿新元究竟是一笔何等恐怖的巨款。

哪怕不能帮着造战舰,也能帮着造电脑,再不济也贡献一两颗螺丝钉或者宇航服上的纽扣。越是上游的产业,牵扯到的下游产业便越是庞大,而建造这么一艘百万吨级的军用巨舰,对各成员国航天产业的刺激作用,远超过五艘海鸥级运输舰。

也正是因此,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垂涎这块蛋糕的不只是地球防卫同盟的,还有那些非成员国的航天企业。

虽然这些非成员国也以防务税的形式贡献了不少钱,但地球防卫同盟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对非成员国的企业简直苛刻到了极点。就连硅谷航天企业中的龙头spcaex,也只从导航项目上分到了17亿新元的订单。

这可算是总价值1。2万亿新元的蛋糕!

那些美国硅谷和西雅图的航天企业,眼红的简直要滴出血来,三番五次组织员工和说服工会向白宫请愿,要求美国也加入到地球防卫同盟中,或者至少和地球防卫同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企业家和工会组织如此团结一致,即使是纵观美国资本发展史,也绝对能配得上史无前例这个词。

而日国就更直接了,唯一一座小行星矿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