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及荫受祖父清名,父亲更是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当今皇上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有父如此,刘墉对父刘统勋自然是崇敬有加,可刘统勋对着刘墉却甚少有过好颜色,家信突然频密居然还是因为一个外人。

可刘墉还不得不照着父亲的吩咐,提笔上折跟皇上好好说话,为五阿哥正下名。

折子是写了,可刘墉还是觉得有些不平,不免对五阿哥产生了许些好奇心。

刘墉自然也不缺少打听的对象的,纪晓岚不就是其中一个吗?

纪晓岚收到刘墉打听五阿哥的消息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痛苦啊!你道是为什么!

因为纪晓岚深深觉得,就是因为自己说错话了,所以皇上发作了五阿哥,为了平衡,不得不给四阿哥委已重任,让五阿哥被迫屈才。就因为自己当时一个考虑不周到,不但皇上没能讨好到,就连五阿哥也没了下文。

可怜之前所做的功夫都打了水漂。

还不如傅恒,纪晓岚真是嫉妒傅恒啊,怨天怨地,怨不得人家家里能干,不但能出个最贤能孝道聪慧得皇上宠爱的皇后,子孙们也个个都能干。就像那福康安,少小年纪,举止谈吐,比自家的孩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同在咸安宫官学,能比之福康安的八旗子弟居然屈指可数……纪晓岚因为刘墉的书信思潮起伏,想到自己长吁短叹,突然又有一个人进入了他的脑海。

那便是满洲正红旗钮祜禄氏福建都统常保之子善保。

常保中正平和,为官清廉,在京待的极少,多征战戍边在外,为国而少顾家,因此家中也无产业,想到之前也曾经听闻其子因生活窘迫而向常保的生前好友同僚借贷生活和学习用费,不禁也唏嘘不已。

与常保曾偶然共饮过,当时他说过自己的儿子,“少小闻诗达礼”,当时那般得意。可现今儿子固然聪慧,他却再也见不到了。

不过纪晓岚也就是想想,叹息了一下自己的子息不坚,喝了一杯茶,仍然将自己所了解的五阿哥仔细写了给刘墉寄去。

有的人也许生来就在某方面缺少了神经。

在乾隆的推波助澜下,大臣们殷勤的抛掷橄榄枝,各方面交流着他的情报的时候,永琪居然毫无察觉。

难怕是有大臣邀请他朝后共聚,永琪都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

现在的时间永琪都恨不能把一刻当成三刻来用了,要不是身边总有人控制着他的休息用餐时间,他都恨不能十二个时辰不休息。

用意完全被浪费的乾隆连眉毛都不舒服了。

永琪这孩子,整天忧心忡忡的,跟刘统勋讨论如何用人如何布兵如何加强效忠意识如何进行思想管理倒是还有条有理的,再跟他最近招的谋士,据说是小燕子哥哥的人在一起为加强百姓耕种商汇流通也是天马行空,与尔康胡闹那小报念头也是层出不穷,怎么在朝堂的时候,就成了个被锯了嘴的葫芦呢!

实在可恼!

乾隆看着手上如同例行公事一样的折子,又瞄了眼桌上放着的今日小报,眼角再转到后面柜子里的书信……

对着皇阿玛就无话可说!对着别人就言词跳跃,新鲜野意甚有趣味,乾隆捏着永琪的折子,恨不能一把给它撕了。

永琪,你到底想做什么?

你既然说不要对你失望,为什么又不在朕的面前好好表现?讨论的内容又如此让朕不得不对你另眼相看……

这一夜,很多人无法成眠。

有想着通过儿子能侧面让皇上认识到自己的五阿哥才是可造之才的刘统勋。

有一边腹稿着五阿哥到底有什么好的一边头痛着如此建立清治的刘墉。

有一边嫉妒着傅恒会生儿子又想着自己尚能努力估摸着自己七房妻妾那一个能让自己生出聪慧儿子的纪晓岚。

有虽然乞求了一日却只得到几两碎银跟着刘全慢慢归家的小善保,跟呆在家里乖乖等哥哥回来的小良保。

有又一晚挑灯夜战毫不敢有丝毫松懈的五阿哥永琪。

有辗转反侧思之不明的皇帝陛下。

有……

夜,很快就这样过去了。

新的一天又来临了。

踏着清晨的露水,太监点响炮,显示着皇帝陛下经过的证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琪再一次偷偷抬眼看那个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