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择一贤夫婿 (第2/3页)

眼色示意随行的张清与李达不要跟上来,而她自己则与段奎一起来到了书房。话说段奎的书房乍一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只见四壁都摆满了装有竹简的书架。而在房间的中央铺有蒲席摆有香案。只是段奎却并没像他说的那样拿出所谓的仙方同蔡吉探讨。

却见合上房门之后的段奎突然对着蔡吉深深地作了个揖道:“老朽段奎在此代黄县众百姓奉蔡小郎君为东莱太守一职。”

来到东汉之后蔡吉想过结婚,想过做谋士,想过做才女。在城头上也曾被太史慈建议过去做将军。可她唯独没想过要去做太守。而此刻这一请求竟然还是出自掌一郡教化的三老之口。蔡吉当然不会因为段奎之前一口一个“小郎君”地称呼自己,就真以为眼前这老儿不知自己的身份。再怎么说段奎也是衙门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这几天想要查自己的身份那还不是易如反掌之事。更何况他与黄珍都曾在灵堂里看到过蔡吉穿女装时的模样。

于是在惊愕之余,蔡吉当即便将自己的身份点明道:“段老,我是女子。”

段奎抬起头看了看蔡吉突然微笑道:“这老朽知道。”

“您刚才说要奉我为太守?”蔡吉紧盯着段奎问道。

“没错。”段奎干脆地回答道。

“您这是要奉一个女子做太守?”蔡吉不动声色地进一步追问道。

“有何不可?”段奎狡黠地一笑道:“《汉律》可没说女子不能做太守。”

《汉律》没说女子不能做太守,也没说女子能做太守。蔡吉才不会因这样一条默认两可的理由就相信段奎这老儿的忽悠。须知太守一职乃是由皇帝任命的。哪怕是在这个汉室皇权旁落的年代该走的过场一步都不能少。正如曹操通过袁绍向汉帝推荐才得以名正言顺地做东郡太守。陶谦也是在向汉帝上书表示支持汉室之后才被正式任命为徐州牧的。哪怕是撇去蔡吉的女子身份,就当段奎能集结东莱有权势的世家保举她当太守,而汉帝也首肯了这项任命。可她蔡吉又凭什么来当这一郡之守?她一无世家背景可依靠,二无兵马可仰仗。说出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荒谬的想法,段奎却如此煞有其事地提了出来。蔡吉相信这段老儿还没得老年痴呆,所以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想到这里蔡吉便苦笑着向段奎套话道:“段老您这玩笑可开大了。吉年幼无知怎能担此重任?”

“哎,蔡小娘子可别妄自菲薄。光凭小娘子那日在衙门口说的那番话以及之后亲赴城头与曹将对峙的胆识,怕是天下间不少男子都难以做到吧。”段奎一摆手循循善诱道,“其实做一郡太守最重要的是要有德行。小娘子继承父志乃是孝,守护一方乃是仁,上城督战乃是勇,识破曹军诈退乃是智。依老夫看来而今在黄县没有比小娘子更适合做太守的人物了。至于日常公务什么的,那都是底下胥吏做的事。所谓君子不器,小娘子只要坐镇府衙就可以了。”

眼瞅着段奎像哄小孩一样一顶接着一顶地送高帽子,蔡吉越发肯定这老儿忽悠自己做太守准没好事。于是她当即假装害羞道:“其实吉那时不过是一心想要帮父亲完成遗愿罢了,根本没考虑那么多事。段老这么说真是羞煞小女子了。”

段奎见蔡吉一副小女儿作态以为她真是被说动,便趁热打铁道:“小娘子莫要害羞。老朽可不是在奉承小娘子。如今这黄县有谁不知蔡家出了个了不起的小郎君。相信百姓们一定也同老朽一样真心希望能有一个像小娘子这般既有德行又有才智的神童做太守。”

哪知蔡吉突然话锋一转摇头道:“可是要论城里武勇威望最高非太史将军莫属。而管郡承也是年轻俊杰,论名声论资历那都是当太守的首选啊。”

段奎被蔡吉突然这么一绕,不禁噎了一下道:“这……太史慈一介武夫如何能做太守。至于那管统刚愎自用东莱郡要是交给这种人非遭灭顶之灾不可。”

眼见段奎连他对管统的不满都说露了嘴,蔡吉知道这会儿是真有戏了。于是她不等段奎多加思考,又连珠炮似地追问道:“就算如此,太守一职须由朝廷认可后方可就职。而皇上与朝廷的大臣们又怎么会接受一个女子做太守呢?”

段奎见蔡吉还在女子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不禁急道:“啊呀,你可以继续女扮男装做太守嘛。”

女扮男装当太守?你这老儿果然没按好心呐。蔡吉一边在心中暗自冷笑,一边立即摆出一副惊恐的模样摆手道:“这可是欺君之罪啊。万万使不得,使不得!”

直至此时段奎才明白眼前这个少女远没有他想想中的好骗。原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