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撒网捕大鱼 (第1/1页)

恼羞成怒的怀山只用了一天时间。 田庄以前的管事,是已经被除名的谢氏族人,当初走的是华长老的门路。等田庄划到米亦竹名下后,依然做了一段时间的管事,直到莫平正前来接手,这才卸下差事。 听说怀山留在田庄查案,那位谢管事知道东窗事发,立刻服毒自尽,等怀山带着侍卫赶到,人都已经凉了。 一桩桩,一件件,全部都指向华长老,米亦竹反而起了疑心。 所谓过犹不及,大概就是这样。 把那些孩子挨个送回家,每家还赔了一笔钱财,怀山愈发觉得二公子仁慈。 跟着一位仁慈的主人,至少用不着担心自己会被随时牺牲掉。 米亦竹十分警觉,立刻开始清查自家的产业,城主陆陆续续给了盛兴府许多赏赐,现在用的管事,大多还是以前内府的老人。 说不清他们当初走的是谁的门路。 怀山吃过一次亏后,对这件事情异常上心,整日里带着王二狗和小言进进出出,最近跟在米亦竹身边的,就只剩下黄信一人。 方老先生说到做到,等到身体稍微好点,能勉强搀扶着行走,就立刻安排人将自己抬进城主府。城主拖着病体在大殿接见了他,诺大的大殿只有他们二人坐着,站一旁伺候的,只有刘忠一人。 两个老家伙就这么强打着精神,商量起米亦竹的婚事,方老先生认为以目前的情况,米亦竹应该尽快完婚。 城主看着这位人品极佳的孤城大儒,讲出了心中的顾虑。 方老先生听后心中一寒,没想到城主府与政务院的斗争,已经到了如此残酷的地步,他略微思考了一番,建议城主把安排提前告知王庄主,免得将来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城主点了点头,感叹这样做,的确是委屈了王庄主的女儿。 方老先生无法长时间的正襟危坐,他斜靠在椅子上,不过还是一脸的严肃,说同性命相比,暂时的委屈实在算不上什么。 城主将米亦竹的婚事拜托给方老先生,方老先生一脸的苦涩,感慨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恐怕,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两个老家伙就这么互相看着,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无奈,整个大殿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此时,米亦竹同方老先生一样,也在城主府内,只不过他既不在大殿,也不在后殿,而是在少城主的承运殿内。 承运殿跟后殿差不多,早已被无名者团团围住。 殿内,少城主还是静静地躺在那里,脸色已于常人无异,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苏醒的迹象。 米亦竹缓缓地抽掉最后一丝真气,他缩回手掌,转过头看向王春来,问最近有没有客人不请自来。 王春来十分肯定地摇了摇头。 米亦竹有些纳闷,他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嘱咐王春来一定要加强戒备。 王春来自然知道米亦竹指的是什么,恭恭敬敬的弯腰应下。 从承运殿出来,米亦竹看着默默的伫立在那里,如同石像一样的无名者,心中不禁猜测,城主手中还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力量。 慢慢的走下台阶,米亦竹在王春来的陪同下来到马车旁边,黄信问他接下来去哪,米亦竹本想直接回盛兴府去,结果抬头看了看天,突然又改了主意,一个人背着手慢悠悠地朝藏书阁走去。 起居注里记载的内容很有意思,米亦竹打算再认认真真的看上一次。 作为城主府的大总管,刘忠自然知道 米亦竹在城主府内的动向,他也知道米亦竹现在不方便前往后殿,所以等到晚饭的时候,刘忠就亲自提着一个大大的食盒,朝藏书阁走去。 菜品不错,米亦竹胃口大开。 放下筷子,刘忠上前收拾。 米亦竹看着忙碌的刘忠,问黑衣人的供词有没有核实,刘忠笑着说已经确认过,他们没有说谎,只不过城主的意思是暂时不用理会。 米亦竹的眼中透出寒光,此人能坐上长老的位子,全靠城主力排众议,结果,反而是他最迫不及待。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出家族已成为米亦竹的心腹大患。 政务院至少在明面上还维护着规矩和伦理,而这些谢氏族人,则是赤裸裸的举起了屠刀。 “老刘,你说到了最后,这宗族里还能剩下多少人?”米亦竹悠悠的问道。 私下里,米亦竹与刘忠的相处还是十分随意的。 “一半!”刘忠想了一下,回答得比较保守。 “不对!”米亦竹摇了摇头。 刘忠心里一惊,抬头看向米亦竹,心想这位极度愤怒的二公子,难道打算血洗谢氏。 “三成?”刘忠小心的又报出一个数字。 米亦竹还是摇头。 “二公子,谢氏要是被一扫而空,恐怕受益最大的会是政务院。”刘忠生怕米亦竹会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委婉的劝告一句。 “老刘,你猜错了,这次过后,宗族里的人数只多不少!”米亦竹说完后,轻声笑了起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