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还没当皇帝就内讧了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深夜,东海大军的中军营帐,士兵来回巡逻,一个个无精打采的,似乎都知道了自己是炮灰。 帅帐之内,只有一个谢家人,东海王谢润的私生子谢凯发,是20万东海大军的统帅,实力勉强达到八品的层次。 其下属的副帅和众多将领在东海军中都是有能力,但职位并不高的,这次是破格提升了。 “元帅,现在我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迷,都知道咱们是炮灰,能在这里拖延多久就拖延多久,已经没有几个人有心思作战了。” 副帅曹满江忧心忡忡,其他的将军也是纷纷点头,谢凯发是一脸无奈的摇头。 “父王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还不能轻举妄动,也不能撤军,大家都知道本帅的三哥还在东海八州,手下还有五万精锐。 这要是不按命令来,一旦消息传回去,本帅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大不了就死,和你们一家老小还有众将士的一家老小恐怕就没了。 无论前方发生什么,没有父皇传来的命令,我们只能在这等,50万大军随时会进攻,我们随时会没命,可我们死了,至少家人还活着。” 谢凯发对于谢润这次的造反是打心理反对的,人微言轻,只能听从谢润的命令来当这个炮灰统帅,活下来造反成功,至少有个王爷的身份。 死了造反成功,追封个王爷的身份也行,无论生死造反失败,一无所有,终究是得死的,没什么区别。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们怎么可能还会在这里呆着?东海王那20万水军到现在还没有露头,40艘巨型战舰,20万精锐,没有选择一鼓作气的冲,反而龟缩在最后,能成才怪。” “说是这么说,可也没人知道东海王到底在想什么?造反仓促,没有完善的计划,虽然有巨型战舰和巨型弓弩还有轰天雷,可总感觉难以成事。” “就目前的情况,我也实在搞不明白,东海王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该速战速决的,结果愣是拖了这么久。恐怕最终也只能是失败收场。” 众将领各自发表看法,谢凯发倒是什么都没说,心中也满是疑惑,照道理一开始的计划,明明是水路这方全力推进,一举攻破京城。 这原本就是谢润的造反大方向,谢凯发这边只不过是用来牵制一部分大军的,可出征没多久,后方的20万东海水军就慢了下来,慢慢的就远离了。 谢凯发也有飞鸽传书去询问,但问的主要还是守或者攻或者退,并不敢直接问为什么这20万东海水军这么久都没动静。 本想着从回复的消息里判断是什么情况,结果几次飞鸽传书都是石沉大海,三天前10万海外支援的大军被灭,他也飞鸽传书去询问,同样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谢凯发现在猜测最有可能是谢润死了,谢家老大,老二,老四,老五和老六内乱了,除此之外,谢凯发想不到别的原因。 谢润都90了,出征前刚过完90大寿,别看身体挺好的,实际上多年征战伤痕累累,不知道有多少旧伤,随时都有可能复发,要他的命。 谢凯发还真是猜对了,20万大军,40艘巨型战船现在分成了5个阵营,谢润的5个儿子各自领了4万大军,8艘巨型战船,相互对峙。 他们5个都是八品的实力,当皇帝的可能几乎没有了,所以现在争的是他们各自的儿子谁来当皇帝? 但表面上争的是谁当20万东海水军的统帅,也就是谁继任谢润东海王的位置,这就很讲究了,谢家老大本身就是世子的身份,名正言顺。 可谁都知道谢润最喜欢的是老三,不然也不会留着老三在东海八州镇守,造反成功了,把谢老三叫到京城当太子。 造反失败了,谢老三可以带着5万大军退到海外去,有这5万精锐的水军到海外打哪个国家都不费劲,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实在不行也能占岛为王。 所以谢润死了的消息被全面封锁了,谁都没泄露出去,20万大军行进也异常缓慢,彼此都在提防对方。 “父王都走了快一个月了,今天要是再不选出新任的东海王,恐怕想拿下京城就是一个笑话了。” 又是一次兄弟聚首,谢老大率先开口,几兄弟里面他性子最急,70了还是个暴脾气。 “老大,别废话了,这位置我当仁不让,毕竟我最年轻,我这一脉子孙最多,我坐这个位置,绝对不会亏待几位兄长。” 谢老六50多快60了,可他有11个儿子,9个女儿,孙子有23个,外孙有18个,曾孙有6个,曾外孙也有4个。 在谢家这一辈他的子孙的确是最多的,可他想要当东海王,对其他几人而言就是痴心妄想。 “老六,你脑子是被驴踢了吗?论资排辈,怎么轮也轮不到你,除了老三,在东海每次出征都是我立的功最多。 如今父王走了,这位置本来就应该是我的,当然我也承诺,只要我坐上这个位置,也绝对不会亏待诸位兄弟的。” 说话的是谢老二,争论起功劳来,他在这兄弟中还真是排第二,可没有人服气。 “二哥,你就别说这些话让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