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白玉丸,唯一的救命良药 (第1/2页)

白玉丸是太子的救命良药,为前太医许渊所制。 自打许渊被斩首后,整个太医院再无人能配出这白玉丸。 只能靠存余为太子续命。 宣德帝原以为许渊留下的那一瓶白玉丸足够太子用一辈子,没成想这两年太子身子愈来愈差,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用白玉丸续命。 如今这白玉丸算是失传了,太子的命仿佛也能看到尽头。 宣德帝忍不住拿太医院撒气。 “一群废物,朕养你们有什么用?这么多年,竟然连一个白玉丸都做不出来!” 太医们面面相觑。 他们怎么敢跟前太医许渊相提并论,过去这将近二十年里,太医院没人再能超过许渊的医术。 如今的太医里,还有好几个曾是许渊的徒弟。 不说他是在世华佗,也是妙手回春的扁鹊,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会迎刃而解。 只可惜天才短命,许太医在风头正盛的时候,得罪了刚刚登基的宣德帝,被处以极刑,全家流放。 当时的宣德帝年轻气盛,又处于敏感多疑的阶段,做事不考虑后果。 直到太子染上怪病,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时,只能铤而走险靠许太医留下的白玉丸活命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件错事。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特意让人去边境寻了许家剩下的人,顺便抱着试试的心态,看看能不能从许太医的家人那里知道白玉丸的配方。 哪曾想,许家人在被送去流放的路上,遇到了善于伪装的蛮人,不仅全员无一生还,就连许家带走的包袱也被蛮人全部掳了去。 宣德帝不由得猜测白玉丸的配方已经落入蛮人之手。 他懊悔自己当初的冲动,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宣德帝只能想方设法地用昂贵的药材替太子续命,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要想让太子彻底痊愈,还是要靠白玉丸。 除了太医院的人和宣德帝自己,就连太子也不知道这白玉丸的秘密。 如今这白玉丸只剩下一颗,也算是穷途末路了。 皇后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太子有个三长两短。 她膝下就这一个麟儿,要是出了意外,最受利的便是何贵妃母子。 皇后并不防备何贵妃所生的七皇子,毕竟七皇子从小跟着德妃长大。 德妃的品行她也是清楚的,由德妃带大的孩子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只可惜德妃命薄,竟然先行离去。 七皇子不得已重新回到生母身边,原本她也担心七皇子会帮着胞兄明里暗里地拉踩太子。 观察一段时间后,她才放松警惕。 景言这孩子虽然生了一张聪明机灵的脸,做事却是天马行空不着调,不仅课业差到离谱,人也顽劣,整日就想着马背上打仗,无心朝堂。 跟他同父同母的亲兄长景煜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三皇子景煜跟太子差不了几岁,宣德帝便安排两个人一同读书,原本想着彼此可以有个照应,没想到却让他们暗中较起劲来。 景煜确实更聪明一些,一遍文章顺下来,便能背出来。 太子则有些吃力,通常要顺好几遍才能完整地背下来。 不过两人各有各的好处,三皇子记性好,太子踏实。 两人较着真学,确实也有不少长进。 直到宣德帝发现景烁母子的野心,这才将两人分开。 甚至明里暗里给了何贵妃暗示,让她收敛。 没成想她会在背地里搞小动作。 他自然不害怕何贵妃这个人,但他不得不顾忌着何贵妃背后的何家。 何家算是后起之秀,何贵妃当初入宫时,何家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官宦人家,家里最大的官才五品,压根排不上名号。 何贵妃入宫后,何家靠着她争气的肚子,捞了个三品闲官,后来镇国大将军失踪,何贵妃又通过吹枕边风,让自己的兄长填补了空缺。 总之,何家没少沾何贵妃光。 起初,宣德帝以为何家会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没成想何家的野心被喂得越来越大。 竟敢算计到他头上。 要不是他为了顾全大局,早就将整个何家斩草除根了。 即使他已经很小心了,还是没防过他们对太子下手。 宣德帝只能想法设法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毕竟太子的身子实在经不起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 有好几次,宣德帝能够猜到太子的病情加重跟何家脱不了干系,但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是他想要将何家一网打尽的时间还没到,二便是他想要试一试何贵妃母子对自己到底有多少真心。 三皇子听说太子脱离生命危险后,主动前来东宫探望,幸好宣德帝提前留了一手。 太监一见三皇子,立马上前将其拦住,“三皇子,陛下有要事要跟您商量,想请您过去一趟。” 三皇子皱眉,“什么急事?” 太监眼珠子一转,“小的怎么可能猜得透陛下的心思。” 三皇子一时也顾不上探望太子了,火急火燎地往自家父皇的寝殿赶。 皇后这边,听说陛下单独召见了三皇子,不由得浮想联翩。 难道陛下要放弃太子,有意培养三皇子为新的储君吗? 实际上,宣德帝把三皇子叫过去,也只是考问一下他的课业,顺带着把七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