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王熙凤的八卦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洛阳。 经过几天的行进后,永安帝的銮驾终于抵达了此处。 随行的朝中官员与各家勋贵也一道抵达。 在他们的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姓。 由于此番永安帝与太上皇都来了洛阳,因此跟着过来的百姓数量最多,占据总离京人数六成以上。 忽然涌来了几十万人,必然会对洛阳本地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因此,洛阳府的知府荣志最近几天忙得热火朝天。 二圣与百官可都在上头看着,一个弄不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别说乌纱帽,便是脑袋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永安帝的銮驾进入到洛阳皇宫后,各家勋贵的车队才能依次进入城内。 贾家和薛家的车队一同入城,一路来到了东城的一处宅院门前。 此地是早些年贾家在洛阳置办下的一处宅院,只用于家中主脉子弟出行之时,临时住上一住。 平时家里头也没人过来,常年只有家仆在此看管。 虽是度假兴致的别院,但其占地面积依旧不小,与宁荣二府自是不能比,却也远胜寻常人家。 早有接到消息的家仆在门前等候。 远远的瞧见街角拐进来一行车队,连忙整理衣冠,躬身迎接主家的到来。 这里远离贾家的权利核心,都是些在府上族里不受宠的人才会来到此处。 不论是待遇还是例钱,都远远低于在荣宁二府伺候的下人。 如今好不容易主家全体出动,若是自己能好好表现,只要能随便哄得一个主子的欢心,便可回到长安。 不少人都暗地里摩拳擦掌,想着要在主子们面前表现一番。 有人想回去,自然也就有不少人喜欢待在这里。 洛阳多好,头顶上没有主子,只要看好院子,别的都不用管,多清闲自在。 随着众人各怀心思,车队停在了府门前。 大门下面的门槛早已被拿下,载着诸多女眷的车驾径直驶进了院子,才有下人丫鬟们伺候太太夫人小姐们下车。 一番忙活之后,时间已是近午时。 后院正堂之内,大家齐聚于此。 一路车马劳顿,所有人都已筋疲力尽,尤其是身子骨弱的黛玉和年纪幼小的惜春,扛不住连番赶路,悉数病倒。 因此两人没过来,刚一进院子贾母便让她们俩休息去了。 鸳鸯俏生生的站在贾母身后给她捶着背。 贾母抬眸环视了一番,勉强笑道:“都累坏了吧,已经传了饭,大家用上一些再回房休息。” 言罢又望向王熙凤道:“这里不比家里宽敞,大家说不得要挤上一挤,你要妥善安排才是。” “有我在,老祖宗放心便是”,王熙凤俏脸上也挂着掩饰不住的疲色,却还是强行打起精神笑道。 贾母看在眼里,轻轻的摇头道:“不妥,你也累坏了,不能光让你一个人忙活。” 接着扭头望向堂内,想给王熙凤找个帮手。 看了一圈,见人人都是一副疲惫的模样,也有些为难。 最终,她瞄定了探春。 本来让元春来是最合适的,但谁让贾母舍不得自己大孙女辛苦呢,只好麻烦庶出的三孙女探春了。 “三丫头,你向来聪慧能干,你来帮帮你二嫂子吧” 她工诗善书,精明强干,虽是庶出,却也很得贾母喜爱,不然贾母也不会特地点名她。 在原书当中,她也在王熙凤病倒之时,短暂的掌握了管家大权,大刀阔斧的实施改革,却为时已晚,还未见多少成效贾府便被抄了。 若非如此,贾府在她手上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也说不定。 探春心里很是别扭。 她再能干,也是个人,能歇着为何要劳苦自己,而且还得不到什么好处。 但贾母点名,她也推脱不得,只好应下。 王熙凤心中虽不大情愿有人分权,但她对探春也有些忌惮,不想无故恶了她,也勉强应下。 饭菜传过来后,大家勉强用了一些,便各自出去挑选房间。 王熙凤和探春也忙活了起来。 贾家倾巢而出,所带的东西自是不少,大到拔步床、椅榻,小到衣服被褥,珠宝首饰,满满当当的装了几十大车。 这还是贾母下令捡贵重物品的情况下。 卸车,搬动,给其他人安排房舍。 一通忙活下来已是傍晚时分。 后院一间厢房之内,王熙凤瘫软的坐在椅子上,累的已经顾不得自己形象。 反观探春,虽也是一脸疲态,却还是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端庄娴雅。 王熙凤看了她一眼,笑道:“妹妹难道不累吗?” 探春端着茶碗细细品了一口,苦笑道:“当然累,却也累过了头,没感觉了。” 说罢,两人对视轻笑了起来。 笑过了后,王熙凤忽然想起了病倒的黛玉和惜春,担忧的道:“也不知林妹妹和四丫头如何了。” 探春回道:“方才从宫里请来了御医,开了几副药,听丫鬟们讲精神好了许多,吃了些东西,已经睡下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