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传国玉玺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与花园之中不同。 前院的外厅里,就没这么的和谐了。 陕西总兵明则昌满额头都是冷汗,颤颤巍巍的坐在椅子上。 贾瓒则很是淡定的坐在主位上。 端起茶碗,暗中瞥了明则昌一眼,送到嘴边喝了一口。 “明将军”,放下茶碗后,他开口唤道。 “侯爷请吩咐”,明则昌立即站了起来,整个人都紧绷着。 瞅着他这般模样,贾瓒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他坐下。 “明大人这是做什么?你身为陕西总兵,隶属九边总督曾大人管辖,本侯可管不了你。” “大人说笑了”,明则昌满脸堆笑,躬着身子上前,提起茶壶给他续杯。 堂堂一镇总兵,在贾瓒面前的姿态,却摆的很低。 “侯爷”,放下茶壶,明则昌小心的试问道:“敢问那帮不法晋商,现在是否已经落网?” 贾瓒笑着反问道:“落网如何?未落网又如何?” 明则昌低头咬咬牙,猛地撩起下摆,笔挺的跪在了地上,泣声道:“侯爷,还请救下官一救。” “侯爷也在九边待过,这里头的弯弯道道,想必侯爷是清楚的。” “大环境就是如此,下官不收不行啊。” 九边是什么情况,贾瓒自然心知肚明。 这个九边所有军将,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受过晋商的好处。 若真的追究起来,别说明则昌,便是田泽也逃不掉。 现在已经将八家晋商一网打尽,以贾瓒手头上所掌握的证据,若他真的想,上至九边总兵曾正杰,下至百户长,所有人的脑袋都得搬家。 就贾瓒在晋地杀官杀的不亦乐乎的架势,九边所有军将,除了田泽以外,所有人都在默默祈祷贾瓒不要乱来。 若不是路程太远,今天过来的就不只有一个明则昌了。 贾瓒静静的望着跪在地上痛哭的明则昌。 “明大人,你找错人了,我救不了你。” 他手里的证据的确足以颠覆九边现有体系,可不代表着只有他有证据。 锦衣府早在几个月前便开始深入调查晋地,若是说忠顺王一无所获,怕是连鬼都不会信。 真当无孔不入的锦衣府是吃干饭的不成。 他手里的证据,必须上交,不然永安帝心里都会对他产生一定的怀疑。 私自扣留足以威胁九边将军的证据,你想干嘛? 明则昌痛哭流涕,连连告饶。 但贾瓒依旧死咬着不松口。 一个陕西镇总兵,救了又能有什么用? 别说陕西镇,便是整个陕西,他现在都在考虑着要不要放弃。 见贾瓒如何也不肯施以援手,明则昌咬咬牙,抬起头来,压低了声量道:“大人若是能救下官一命,下官便给大人一个天大的消息。” “什么消息?”,贾瓒懒洋洋的问道。 他本就没有要救明则昌的心思,这个世上还能有什么消息可以让他非救不可? 明则昌直起身子,凑上前去,悄声道:“有关传国玉玺!!!” “砰” 贾瓒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 “你说什么!?” 明则昌见他这般反应,眼中顿时有了希望的光彩。 “大人,传国玉玺,下官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 贾瓒却并未再开口问他,而是慢慢坐回椅子上,蹙额沉思。 传国玉玺早在唐朝末年便下落不明。 时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传国玉玺便到了他手里。 后来李冒勖灭梁建立后唐,传国玺转归其手。 直到后唐末年,“儿皇帝”石敬瑭引契丹大军大败后唐,兵围洛阳。 后主李从珂与皇太后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自此不知去向,据传便是被李从珂一同带上了玄武楼,毁于大火。 贾瓒冷冷的望了明则昌一眼,心中断定这是个假消息。 这东西已经消失了好几百年,后面曾多次宣称有人发现,但后又被认定为赝品。 这回在他看来也不例外。 “本侯说了,救不了你”,贾瓒淡淡的说道。 一个没头没尾的消息,就想换你的命,哪有这么简单。 明则昌一看,顿时急了,当下也不再卖关子,开口道:“侯爷,这是真的,我见过,与史书上记载的一模一样。” “是吗?”贾瓒淡淡一笑。 作假这东西,可不是后世的专利。 传国玺这种至宝,打从宋朝年前便有层出不穷的假货。 史书上对于传国玺的描述很详实,想要作假并不困难。 见他不信,明则昌都心里都快绝望了,开口道:“侯爷,您一定要相信我,那真的是传国玉玺。” “我是在草原上一个部落中看到的,他们祖上是元廷皇室,据他们所说,是太祖北伐之时,他们从元廷中带出来的。” “元廷哪来的传国玉玺?”,贾瓒不屑的一笑。 忽然,他笑容一凝。 元廷还真有传国玉玺,而且外观描述与史书上的如出一辙。 他开始在脑海之中仔细搜罗这枚玉玺的来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