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返京,超豪华版标配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又是半个多月过去。 这天,天气晴朗,冬日里的阳光照射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越是下了大雪后的晴朗日子,天气越是寒冷。 平凉府城外的官道上,旌旗连天,一个大大的“贾”字在刺骨的寒风之中随风舞动。 黑压压的折冲军将士威武肃穆而立,雄壮肃杀之气展露无疑,即便不发一言,便足以令人心惊胆战。 官道两旁挤满了百姓,无数人眼含泪花,默默的注视着官道之上,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英武男子。 今日,便是贾瓒返京的日子。 时间已经入了正月,晋地的局势彻底稳固了下来,剩下的便按部就班开展下去就行,他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了意义。 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早日启程回去,还能赶上过节。 陕西布政使严留携管下诸官吏、兵将、吏员等数百人出城相送。 本来依照贾瓒的意思,他走的时候,也不必搞什么大场面,便静悄悄的走了便是。 结果也不知道布政司衙门里谁走漏了风声,泄露了出去,一夜之间搞得满城风雨。 一听说贾瓒要走,天还未亮,城门刚开,满城百姓便成群结队自发前来相送。 除了平凉府外,周边临近的县乡得知此事,也纷纷前来,将城门口围的水泄不通。 百姓们如此爱戴贾瓒,不是没有理由。 自贾瓒入晋地以来,击败东胡,平灭叛匪,抄家晋商,惩戒贪官。 又赈济灾民,分发田地,赠送种子农具,这都是完全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此番天降大雪,贾瓒更是下令二省所有府县州郡,为百姓修缮危房,又唯恐受灾了的百姓家中无粮,分派了不少粮食。 以前山里到处乱窜,打家劫舍的山贼土匪,全部被清剿一空。 在城里乡间嚣张跋扈,欺凌百姓鱼肉乡里的青皮无赖,也通通都不见了。 往年每次下雪,哪个县不会冻死几个人。 凄惨些的,甚至一家子都会在雪夜当中黯然离世。 但这回,在贾瓒强有力的政策之下,愣是没听说有在家里冻死的。 倒有几个倒霉的酒鬼,多喝了几杯,昏死在路旁,第二天早上发现时人都硬了。 总之,晋地如今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敢说,却也绝对称得上安居乐业。 百姓自然知道这种日子是谁带来的,更是对贾瓒感恩戴德。 甚至贾瓒的生祠,都已经树立了不少,百姓日夜为其烧香祈福,祈祷他这个真心为民的好官长命百岁。 如今得知他要走了,满心不舍,唯恐贾瓒不在后,继任的官员又成了以前的那个样子,这才前来相送。 布政司衙门本来也未在意,结果下面的人得知后连忙上报。 严留一想,事情都闹成了这般模样,索性便搞的场面大一些,也好让贾瓒高兴高兴。 这才有了倾城相送的场面。 官道之上,严留躬身作揖:“大人一路顺风。” “大人一路顺风!” 身后官吏皆是躬身行礼。 官道两旁的百姓不顾脚下彻骨的雪水烂泥,纷纷跪地相送,高呼:“大人一路顺风!” 浩大的声浪几欲突破天际,震耳欲聋。 马车上,宝钗掀开车帘一角,静静的观望这般场面,美目之中似有泪花闪动。 她忽然想起先秦时《大道之行也》一文。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贾瓒现在所做的一切,岂不是正合文中所言? 红润的樱唇轻启,宝钗轻声呢喃道:“瓒哥哥,这便是你所言的改变吗?” 柳叶眉微微凝起,又疑惑的道:“可是,做到这般程度却也只是铺草而已?” “那颗足以燎原的星火,究竟是什么?” 官道之上,贾瓒谢过周遭百姓,又对严留等人耳提面命一番。 “多余的话,本侯日日说时时讲,估计尔等也挺烦了。” “千言万语,最终都汇成一句老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希望尔等谨记于心。” “莫要以为本侯走了,便不再过问晋地之事,本侯会在京中时常遣人回来暗访,若让本侯得知谁又开始胡作非为,即便不再是山陕督抚,本侯依旧能摘了他的乌纱帽。” “反过来,做的好了,本侯也不吝为其请功。” “苍天所见后土为证,在诸多父老乡亲眼前,本侯立誓,说到做到,绝不会食言。” “尔等大可以观后效。” 一番大棒加萝卜,令在场官员心中既是畏惧,又是激动。 怀着复杂的心境,百官再拜,高呼:“我等谨记于心。” “嗯”,贾瓒点点头,朝着众人拱手一礼:“诸位同僚,后会有期。” “大人一路顺风” 他的这一句同僚,说的百官心头一暖,尤其是低等级的官吏,更是心头火热。 这位侯爷年纪轻轻,已然是位极人臣,大权在握。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