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临江仙 (第1/1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林如海见贾瓒不以为然,还欲再劝。 可贾瓒已然失去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摆摆手道:“姑父暂且准备一番,想想该如何对陛下奏报。” 言罢,又想了下,蹙眉道:“姑父此行结束返回江南后,便一如既往,待我扫平西南那帮跳蚤前往江南之日,便是那帮无法无天之徒灭亡之时。” 林如海见状,只得长叹一声,起身告辞。 江南之事涉及太上皇,他对永安帝奏报时有许多话不能说得直白,其中细节,他的确需要回去好好斟酌一番。 书房之内,贾瓒静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坐到书案之后,翻开一本空白的书本,在上面书写了起来。 他写的可不是什么秘密行动之类的,而是答应了惜春,要给她写来看的故事本。 自打他拿走了惜春房里的经书之后,这丫头没了书看,便时常缠着他。 所幸从晋地回来之后,他这段时间还算清闲,便随手写了一些。 这趟南下,还不知要去多久,趁早多写一些留给惜春,免得这丫头无书可看,又跑到后山元春那里看什么经书。 两世为人,就这么一个妹妹,再不好好疼着,以后真出家当尼姑去了,哭都来不及。 正写着呢,贾瓒忽然住笔,微微抬头。 房门“吱呀”一声推开,便见晴雯领着一身红羽毛氅的黛玉,翩翩而来。 二女走到外厅,晴雯屈膝道:“二爷,林姑娘来了。” “哦?林妹妹寻我何事?”,贾瓒放下笔问道。 黛玉本来面带笑意,闻言,却是收起了笑容,不满的撅起粉唇。 这是什么话?我没事便不能来了? 将身上毛氅脱下递给晴雯,紧绷着小脸,把头微微撇到一边,也未搭理贾瓒。 这般动作,弄得他莫名其妙。 我什么地方招惹这丫头了? “晴雯,去倒杯茶过来”,他转头吩咐道。 晴雯将毛氅挂在一旁衣架上,点头应下,正要出去时,被黛玉给拉住。 “不必麻烦了,我说说话便走,你去忙你的吧。” 晴雯也是有些莫名其妙,却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得应下来,转身出去将房门给带上。 贾瓒从书案后绕出来走到外厅,撩起下摆坐下,问道:“妹妹这是有事?” 见他又问,黛玉轻轻的翻了个白眼儿,又未搭理他。 小手背在身后,单薄的身子上穿着件湛青色对襟褂,下面穿着件牙白绫缎棉裙,如一只蝴蝶一般在房中悠闲的来回转悠,四处打量着房内的装饰。 不多时,便转到了里间书案旁。 望见那本满是字迹的书本,好奇的问道:“瓒哥哥,这是什么?” 贾瓒很是无语,有事说事,我还得忙着给惜春写话本呢。 这话自是不能如此直白的与黛玉说,起身也来到里间。 “给惜春写的小故事,留着她解闷儿用的。” “小故事?”,黛玉好奇的伸手将书稿拿在手中。 入眼便是封皮之上几个苍劲的大字:《三国演义》 黛玉倒是并未在意这个名字,三国的故事历朝历代写的人就没断过,贾瓒要写三国,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心中却是好生赞叹了一番贾瓒的字。 贾瓒的老师简成书画皆是当世一绝,历来为士林推崇备至。 受他影响,贾瓒的字写的也不差。 他学的是唐朝书法大家柳公权的楷书,简成以前还曾赞赏过,说他已有其“六七分”功力,若继续勤学苦练,早晚可成一代书法名家。 可贾瓒自打穿越过来之后,基本一直忙于政务军事,对于丹青笔墨一道却是没怎么上心,以至于功力稍退。 就为这事,简成没少批评他。 虽是不如从前,但毕竟底子还在,也足以令黛玉为之侧目了。 欣赏了一番贾瓒的字,黛玉翻开了第一页,第一眼便瞧见了一首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短短几行字,便将三国乱世的波澜壮阔浮于眼前,给人一种感叹英雄转瞬即逝的悲凉,又有种厌倦俗世争斗的洒脱。 还未看内容,光是这首开篇诗,便足以令人动容。 “这……”,黛玉愣怔的转过身来,小嘴微微张开,呆呆的问道:“瓒哥哥……这首诗……是……是你写的吗?” 以贾瓒堪称厚实的脸皮,此刻也微微有些发红。 这哪里是他写的,不过是写出了三国后,总也觉得少了些什么,便随手又将这首《临江仙》添了上去。 “不是……额……是一个……名为杨慎的名士所写”,贾瓒干咳了一声,淡淡的说道。 他又没说谎,这首诗确实是杨慎写的。 可是在这个连朱元璋都没有出现的世界,生于明朝中叶的杨慎,也随之没了踪影,而且估计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了。 黛玉秀眉微凝,口中重复了两遍杨慎,奇道:“为何我从未听说过这个人?” 能写出这般足以流传后世的名句,这个杨慎又岂能是默默无闻之辈?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