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李子兴:必须在内厂之前找到那个孩子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冬日的阳光透过繁复的雕花窗棂,洒落在御书房内部,让人不自觉有些慵懒之意。 屋内被地龙烧的温暖如春,永安帝斜坐于罗汉床上,静静的望着手中的纸条,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自林如海走后,他便一直保持这般姿势,一坐便是两个时辰。 良久,李进忠禀报,新任锦衣府指挥使李子兴联通忠顺王一起求见。 永安帝这才回神,放下纸条揉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打起精神来,传唤了二人。 不多时,忠顺王与李子兴进来。 “见过皇兄” “见过吾皇万岁” 永安帝双手虚扶:“免礼,赐座。” 见礼后,两人落座,由忠顺王率先开口:“皇兄,锦衣府已然将消息扩散了出去,说长平侯会领兵由武昌府方向南下。” “嗯”,永安帝点点头。 这是一早贾瓒便与他提过的事,以假消息吸引土司叛军的注意力,好为贾瓒偷袭播州创造条件。 此番行动,还是新任指挥使李子兴的第一个差事。 为了拿个开门红,这事他亲自挂帅督办,从长安至武昌府这一路上的锦衣府力量全部被动员,意图办的漂漂亮亮的,好博取永安帝欢心。 “播州方向有无消息?”,永安帝问道。 李子兴偷看了一眼忠顺王,略一犹豫,拱手道:“回陛下,播州地处西南,消息阻塞,锦衣府在当地并无多少力量,自叛乱消息传到京城后,锦衣府便全力刺探播州消息,却并无多大进展。” 他这才刚接手锦衣府没多久,这事还是忠顺王在位时办的,他这话似是有推卸责任之嫌。 好在永安帝也知道其中内情,只是随口一问,见没有消息,便缓缓摇头,并未再问下去。 这般动作,着实令李子兴心头一紧,生怕永安帝认为是他的问题,正欲再说,却见永安帝忽然问起了另外一事。 “前些日子,内厂押到宫内的那人,具体可有眉目?” 罗汉床上,永安帝目光深邃,语气幽幽。 李子兴拱手道:“回陛下,我与王爷今日便是因事而来。” 忠顺王笑道:“锦衣府已然有了些许眉目。” “哦?”永安帝立时来了精神,支起身子坐了起来。 “陛下”,李子兴接过话道:“锦衣府已然查明,此人名为赵元,乃隆庆十三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隆庆三十五年,此人毫无征兆之下,忽然辞官返回江南老家,从此便没了消息。” “直至前些天,内厂于江南将此人拿下,秘密押回京城……” 讲到了这里,李子兴有些羞愧的面色一红:“直至……入城后……方才被锦衣府所得知。” 人都到了京城,他们这边才收到了消息,同样是搞情报的,与内厂一比,锦衣府仿佛是吃干饭的一样。 永安帝对锦衣府和内厂的斤两也心知肚明。 两个衙门虽同样是情报部门,锦衣府还要监察百官、藩王,还有着刺探敌方的职责,力量较为分散。 内厂不同,这是一个皇帝的私人情报组织,只会去做皇帝让他们做的事,其余一概不管,力量相对集中。 名义上永安帝登基后,内厂要与锦衣府一起效忠于他,只是太上皇只给了他锦衣府,将内厂牢牢握在手中,一点也没有交权的意思。 “隆庆三十五年?呵呵”,永安帝发出阵阵冷笑。 这一年他可太熟悉了,整整一年时间,他都是在天牢中度过,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只此便足以断定,此人乃废太子逆党”,他大手一挥,便给赵元定了性。 “内厂得到了此人,一旦有所收获,定有异动,锦衣府要严密监察内厂动向。” 听到了“废太子”几个字,李子兴身子止不住的一颤,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所谓的废太子逆党,在永安帝已然登基之后,一切便都尘埃落定,再也不足为虑。 现在,永安帝与太上皇却依旧对这些人极度重视,却也让他心中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当年怀德太子作乱之前,太子妃曲氏刚刚诞下一子,不久后宁国公贾代化兵围东宫,怀德太子举火自焚。 事后在一片废墟之中,的确找到了怀德太子与太子妃曲氏等嫔妃宫人的尸体,却是并未发现有婴儿的半点迹象。 因此,锦衣府内部一直有着传闻,那孩子现在还活着,怀德太子临死之前将其托付给党羽,秘密带出了东宫,下落不明。 事后这些年里,太上皇命令锦衣府与内厂在全国范围内秘密寻找废太子逆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就是为了找到这个孩子。 至于找到之后太上皇要干什么,李子兴不敢往下去想。 太上皇与永安帝的关系,谁都看的出来。 现在内厂抓到了一个废太子党羽,竟如此严密的送到了京城,想来这个赵元定是知道些什么。 一旦让内厂先找到了这个孩子……太上皇说不准会行废帝之举…… 那才真的是天崩地裂的时候。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