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皇帝诞辰,三国出版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时至七月上旬,永安帝诞辰将至。 自登基以来,永安帝极力反对铺张浪费,几回生日只是携带在京皇族成员入大明宫,朝太上皇竭拜一番。 剩下的便是他独自在乾明殿中斋居素食,静居几日,这生日也就算过了。 只是他不想大办,底下的臣子又如何会情愿。 倒也不是说这些人有多尊崇永安帝。 明面上来说,自前宋以来,皇帝诞辰便已经成了朝廷大礼仪的一部分。 每年这个时候,各封疆大吏、藩王、海外藩属、皇室成员等等,都要或亲自或遣使,齐聚京城为皇帝朝贺,不可谓不盛大。 以往太上皇在位期间,场面更是隆重无比。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这么多外地官员与海外藩国使节齐聚京城,为了拉关系也好,为了帮忙给自己消灾也罢,朝内大臣的好处自然不会少。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会让很多人发生一笔小财。 年年都这样,但到了永安帝这里,却戛然而止。 对于大臣们来讲,皇帝本人愿不愿意过生日不重要,耽误了他们收银子却是相当重要的事。 是以早前几个月,朝臣见永安帝今年依旧打算节俭度日后,便纷纷上书,请求为皇帝贺寿。 理由也是现成的,此乃地方大员及海外藩属为数不多能入宫竭拜之机,有利于收拢地方大员之心,加深各海外藩属关系。 皇帝如此行事,固然节俭,可长此以往,便会让海外藩属离心离德、地方大员对朝廷没了敬畏,于国朝百害无利。 永安帝本打算依旧如往年那般,可今日见朝臣如此来势汹汹,也有几分拿不定了主意,便找来了贾瓒与忠顺王等几个心腹前来问话。 贾瓒对此嗤之以鼻,什么离心离德,都是放屁,找个机会给自己收银子才是正理。 可眼下北征在即,他着实犯不着在这个时候与朝臣起了冲突。 便给了个“办也好,不办也好,都由陛下定夺”的说法,打算作壁上观。 忠顺王对此也是这般,但比较贾瓒,说的倒是多了些。 其先是驳斥了朝臣理由,认为给皇帝过寿并没有这些人说的那么重要,但偶尔办上一回,倒也无伤大雅。 两大主要心腹都是这般表态,刚刚投诚过来的庞弘就更是以皇帝马首是瞻,一副“陛下怎么说,臣就怎么做”的狗腿子姿态。 虽然也没讨论个什么结果出来,但永安帝心中却是对诞辰这事有了个大概的评估。 没有朝臣说的那么夸张,但一直不办也不绝对是件好事。 是以,永安帝便同意了朝臣的提议,举办今年的诞辰。 朝臣们欢欣鼓舞,早早的便开始准备。 到了日期临近之时,便有源源不断的各地藩王、大员车驾来到京城,另有长相各异的外国使节前来。 长安城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 城内勾栏会馆中,放眼望去尽是达官显贵呼朋唤友,推杯换盏,醉生梦死。 皇帝的诞辰,也不仅仅是朝臣们收银子的时候,更是身在地方的官员与朝中大臣拉关系的重要社交舞台。 一时之间,上至庞弘这个首辅,下至都察院的一普通御史言官,都有数不尽的宴席要参加。 而贾瓒作为当今军界第一人,又名声在外,有兴趣与他结交一番的人更多,甚至还有不少海外使节慕名也想竭拜一番。 若贾瓒此时尚未到达如今地位,说不得他还真的要去和这些人虚与委蛇一番。 现在,这一切都没了必要。 皇帝寿诞将至,各衙门办公也接近停止,西郊大营训练也暂停。 贾瓒一时清闲了下来,便待在园子里宅着,哪也不去。 贾家现在就是个大工地,人都去了城外,在他刻意躲避之下,那些想邀请他赴宴的人找不到他,便把帖子往督抚衙门里送。 如山的拜帖邀约,惹得米泽分外头疼。 抱着同样心思的,除了贾瓒,还有忠顺王。 只是他堂堂亲王,王府就在皇城边上,分外扎眼,除非去了宫里,否则躲都没地方躲。 一来二去,他便带着小郡主躲到了雅林居中,早上过来晚上回去,跟上班一样准时。 雅林居西南角人工湖边,忠顺王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三国演义》看得津津有味。 在他身前架着个鱼竿,只是看他这架势,心思并没有放在钓鱼上。 贾瓒坐在他旁边,拿着鱼竿,满脸的无语。 “王爷,您每日来我这躲着,终究不是办法,不如找个理由一劳永逸?”,他开口道。 这家伙一来到雅林居,不是拉着他谈论诗词歌赋,就是拉着他钓鱼。 昨天偶然间看到了三国演义书稿,顿时如获至宝。 本以为这三国演义能让他消停一些,谁知他依旧不放过他,还是要拉着他过来钓鱼。 来了之后也不好好钓,自个光顾着看书,典型的看不得别人清闲。 忠顺王这才从书本上缓缓抬头,笑道:“本王这不是给你找些事做吗,省得你在园中烦闷。”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