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打大豆 (第1/2页)

赵叶青松开手,仔细端详了一下穆奚的身长。 床只做一米八的话,好像委屈的有点多。 她摸不准,直接开口问,“你多高啊?” “一米八七。” 那如果避免撞到头,头和床头还得有个一两公分的空余,再加上七公分,只做一米八的床,穆奚脚踝及以下的整个脚都要全部悬空在外面。 他对于这个不太在意,“平时住酒店也常常伸不直腿,这倒是没关系。” 住酒店和在家里住肯定是不一样的,换她就不太能接受回到家里的床睡着还很憋屈。 况且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谁知道这个气温还会持续多久。 “要不还是把墙敲了扩建吧。” 不扩建的话太局促了,且不说睡不开,也差不多是时候把土豆红薯收获了,等堆放在地窖里,下脚都不好下,还不如趁早扩建。 穆奚见她钻牛角尖了,提醒道,“笨,不能多挖一个储藏地窖?” 赵叶青一拍脑门,她只想就着一个地窖开始扩建,脑子一下没转过弯来。 重新再挖一个地窖,还不用和土豆红薯一起睡。 赵叶青回家开始量尺寸。 原本的地窖离地4米,里面的高度一米八,新扩建的不用太高,减小工程量尽快完工,真去这几天把红薯收了,高度足够她弯腰能钻进去拿就行。 面积她拿不准,也不知道多少够用,这也是她头一回种这么多红薯土豆。 当下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先不解决。 等穆奚回来再商量。 四点天还没亮,趁着这会没太阳晒,她想先把大豆给打出来。 这几天太阳暴晒,大豆的豆荚和茎秆早就已经干透了,都变成了淡黄色,叶子一捏就碎成了渣。 赵叶青把大豆全都抱到院子中间的水泥地上,稍微铺开一些,从工具房拿了一根扁担,蹲在地上对着大豆茎秆开始敲打。 竹制的扁担敲击在已经变得干脆的大豆上,发出清脆的断裂声,豆荚被敲开,里面的大豆一颗颗滚落了出来。 她敲打了一会,就把大豆茎秆翻一翻,再继续敲打,保证里面的每一个豆荚都被敲击到,不浪费一颗豆子。 翻面敲击的过程要持续好几次,一批大豆敲击完后,把茎秆堆在一边,换一批继续敲击。 敲击过后的大豆茎秆也储存起来,引火十分好用。 全部敲完花了她一个小时,她起身擦汗,天边已经看不见月亮了,东边的天空开始泛起微微白光。 地上的大豆用扫把扫在一起,再用手捧进簸箕里,这样捧起来的大豆里不免掺杂了许多碎掉的茎秆和叶子残渣。 她抱起簸箕微微倾斜,让大豆和残渣都集中在一边,再手部发力,让大豆和残渣都被抛起再落下。 就是这样哒 大豆的质量重,能稳稳地落回簸箕上,轻飘飘的渣滓在飞起的过程中就会飘散,被簸箕带起的风吹飞落在地上。 她特地换了衣服,防水面料也防尘,飘落在衣服上的渣滓拍一拍就掉了,不会钻进衣服纤维缝隙里。 用这种方法清理过大豆后,还要进行最后一步的筛选。 需要把金黄的大豆里面混入的坏豆子挑出来,坏掉的豆子是黑色的,很好辨别。 她一颗颗挑选,还没挑好,穆奚就已经抱着木板回来了。 要挖新地窖,那床就先不拼,争取在太阳升起之前把地窖挖出个雏形。 两人商量了一会,决定里面的面积先定三平方,后期不够了在说。 南方土地不像北方,土质比较湿润,相对来说塌方的几率更高些。 所以新的地窖不挖在小院子里,挖在房子的围墙后和木围墙之间,就是兔圈的旁边。 挖在小院子里肯定是更方便,考虑到房子的地基和人在上面走动的频率,避免塌方海还是选择外面更稳妥。 这个地方前有房子后有山,太阳被遮蔽了大半,能更加阴凉些。 赵叶青用脚丈量了大概的尺寸,用铲子在地上划出储藏地窖大小的范围,再在上面划出地窖口的大小。 从地窖口开始下第一铲。 两人交替着一人一铲,挖开了一个方形的孔洞,由这个孔洞位置开始往下挖。 储藏地窖他们打算只挖两米深,挖到站在地面已经够不着的时候,穆奚就让赵叶青先回去休息一会,自己跳进去继续挖。 赵叶青点点头,等她休息够了再来换班,让穆奚回去。 太阳还没出来,可温度在那摆着,她的汗水自头上流到脖子再流进了衣服里,胸口背后都湿了一大块。 赵叶青回到家先点上火,烧了一锅水,把鸡蛋放进去煮。 之前最早的那批小鸡已经开始下蛋,之前家里每天都能有十个左右的鸡蛋产出,这两天太热,鸡蛋产量减半,但也是不缺的。 赵叶青煮了五个水煮蛋,煮好了放进凉水里泡着。 刚打出来的大豆也抓了几把泡在水里。 之前连着豆荚晾晒的大豆她担心还有水分在里面,抓了几把后剩下的还是用簸箕放在院子里晒晒。 她拿了两包咖啡冲上,已经很久没有喝了,说要寻找用来替代咖啡的茶叶,最后也因为遇到野猪无疾而终了。 咖啡里加冰块,早餐就是水煮蛋加冰美式。 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