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入仙门(下) (第1/3页)

过了一炷香时间,从楼梯上下来一位三十多岁的年青男子。头扎一条青色儒巾,双手倒背,施施然地来到桌前坐下。待他坐定,一摇手中的钟形法器。叮铃铃的三声清响,声音不大,但偌大的殿堂清晰可闻。刘逸文闻之精神一振,连忙集中注意力听起课来。

这位男子面色一正,清了清嗓子道:“今日我要讲的是阴阳五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而万物又可以根据其本质分为木、火、土、金、水。“阴阳”与“五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两种相反相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化为风、云、雷、雨;在地则为山川大地;在方位则有东、西、南、北、中,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刘逸文听得入神,以前他本就随黄先生看过一些修仙典籍,再听这些仙师系统的讲道,以前有些滞塞之处,现在也豁然开朗。

接下来几天,他白天到学堂聆听教诲,晚上则拿出一本叫做《五行诀》的基础功法参悟起来。这是入门时在阮师伯那里领到的。像的修仙基础书籍他还领到了十多本,有介绍修仙历史的,有介绍大楚国修仙门派的,有介绍各种灵器、丹药的,还有介绍修仙界器物的图录之类的…

《五行诀》这本功法是炼气期必修的一门法诀,它介绍了沟通天地灵气的方法和不同五行灵力的使用法诀。教会初学者用打坐的方法吸纳天地灵气增强自身的法力,提升自己的修为。相应的这门法诀修习完成,修习者也能学会操纵一些最简单的法术了。如火球术、土盾术、治愈术、浮空术、还有他渴望的驱物术等等…

还有让他最郁闷的是师傅赠予他的那把真刚剑。明知这把宝剑非同一般,可惜他现在连炼气初期的法力都没有具备,别说驱使它,就是让他动一下都不行。他接连几个晚上都捧着这把宝剑,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就差抱住亲上几口了。过了当初的新鲜劲,现在这剑就被他挂在墙上。无聊的时候他才去看上几眼,幻想一下有了法力后操纵着此剑肆意纵横的样子。

这样刘逸文白天基本上扎在学堂,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修仙理论上了,还有些精力却花在了基础剑术上了。谈起这基础剑术,有点像世俗的武艺。不过听教习解释,这基本的站姿、剑势都是以后修习上乘剑道的基础,所以刘逸文还真就上了心,一丝不苟地练习着一点偷懒的心思都没有。

到了晚上,他就琢磨《五行诀》,偶尔看看其它的书籍调剂一下,日子过得也算充实。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他已经能大致了解到修仙界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五行诀》也参悟的差不多了,他就盘算着尝试吸纳灵气早些进入炼气初期。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他了解道,提升境界确实有些捷径可走。比如说灵石、丹药之类的,可是运功打坐绝对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方法。何况他也不是什么修仙世家的公子、宗门努力培养的对象,所以这些奢侈的方法对他来说也只能想想了。至于他的师傅沈兆东,毕竟人家也说过了只是记名弟子。只有修炼有成才会被正式收入门下,所以也是指望不上了。

这天,刘逸文没有去学堂听道。他现在正坐在一位二十来岁的青年对面,正在向对方请教着些什么。这位青年姓陈,是“心法阁”的一位教习。每旬的头几日他都会在此地值守,专门为磨剑峰这些新来的灵童解惑,像他这样值守的教习还有不少。

“陈师兄,我想请教一下如在这磨剑峰的何处灵气最为浓郁?”他虚心地问道。

“喔,刘师弟已经要开始修炼了?不知道五行诀参悟的如何了。”陈师兄有些意外,眼前这位师弟入门不过三个多月,就要开始正式修炼了速度着实不慢啊!这修仙的基础功法虽然不是特别难懂,但是如此年幼,这般速度也是为数不多的。

“已经参悟的七七八八了。”他小心的回道。

“那我就得提醒一下师弟,这修炼之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一个不慎出了岔子经脉受损可是得不偿失啊!”刘师兄倒是心细,善意的说道。

“谢谢师兄关心,我会小心谨慎的。我先打听一下位置,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去修炼。”

“嗯,如此甚好!在这磨剑峰的峰顶有处平台,那里灵气算是此峰最浓郁的地方。其实此峰随处都可打坐运功,虽灵气不如峰顶但相差也不算太大。特别是你们这些刚入道的新人,吸纳灵气的数量都不多、速度也不快,所以不用刻意追求灵气充盈之处修炼。就算是在住处打坐都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比较方便。不过还是有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