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另一队人马 (第1/2页)

行人眼珠子转了转,意味深长说:“法律上,养子和亲生子女具有同等的财产继承权,卢家哥哥的话不能作为证据 。” 偏远小镇教育落后,上学识字就行。 大多数孩子高中前辍学,要么去城里打工挣钱,要么继承家里的小吃店。 大学毕业的,在这里都算高材生,人人敬佩。 这种环境下,懂法的更是寥寥无几。 听闻此话,店家大为震惊,不确定地问:“不、不会吧!养子毕竟是收养的,以后给点钱打发即可,大头的财产归亲生骨肉。” 行人眼底掠过一缕暗芒,心里登时有了主意。 他佯装郑重,从百度上搜出《继承法》,拿给店家看。 “国家明文规定的,大家都得遵守。你们不给养子,他自己去法院起诉,你们照样得老老实实给。” 店家初中辍学,认识的字不少。仔仔细细看完《继承法》,他整个人如遭雷劈。 “我嘞个娘!以后可不敢随便收养孩子、过继孩子了,这不是明摆着祸害自己的亲生孩子吗?”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小镇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吸引无数人来此旅游。 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改善。 如今因为结婚买房的习俗,女儿也变得金贵起来。虽然依旧比不上儿子,但绝对排在养子女前头。 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攒下的基业,落入外姓手里,无异于给外人做嫁衣! 凡是有脑子的,都不会这么干! 店家后背渗出薄汗,心咕咚咕咚跳个不停。 “卢冉不见后,找了一阵子,没找到。卢义就放弃了,带着养子回城。孟丽不死心,每天在附近转悠,期盼着女儿能回来见一面。” 讲到最后,他的声音慢慢减小,轻若蚊蝇。 显然他也意识到不对劲儿。 卢冉失踪后,孟丽精神出了问题,一直逗留乡下。卢义和养子回城里开公司、住大别墅,享受荣华富贵。 受苦受难的是孟丽母女俩,享福的却是卢义父子二人。 如果卢冉还在,卢家的一切就是她的。养子寄人篱下,应该过得战战兢兢。 把整件事情梳理清楚,受益最大的就是养子。 当年,养子的证词中止了警方的调查,结果他过得最好。 店家茅塞顿开,只觉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往地上淬口唾沫,他愤愤不平地痛骂:“白眼狼!卢家好心收养白山,白山却狠心害卢冉。畜生不如!” 行人心底清楚,店家不是为卢家鸣不平,单纯是有个地方令他展现正义感。 不过这一点足够了! 人性可怕,掌控人性的弱点就不用怕。 行人趁机从包里掏出自己的名片。 “老板,我是个律师,姓马,你可以叫我小马。咱们这地方啊,法律意识太薄弱了。我想做件好事,帮大家普及法律。” 店家一听,立刻责任感爆棚,热情地握住对方的手。 “马律师,你太好了,我支持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能帮忙的,我一定帮!” 一来一回,双方迅速拉近距离。 马律师顺势住进店家妹夫的民宿,多买了几斤小吃。 出门在外,有钱好办事。如果办不到,肯定是钱不够,加钱就是。 店家笑逐颜开,拉着马律师“大兄弟、大兄弟“的叫上。民宿老板对马律师也格外亲切,免费提供热水。 折腾一个多小时,终于安顿好。 马律师送走热心的几人,锁好房门,开灯、关窗帘,里里外外检查一遍。 确定没有监听器和摄像头,他松了口气,坐到床上,拨通京城的电话。 “我到了。” 很简短的三个字。 十几年的默契,他笃定对方能听懂。 果不其然,对面传来少女清脆的、同样言简意赅的回应:“按计划行事,注意安全。” 注意什么安全,没有细讲。 他心知肚明。 “是!我这次带了些手下,并且见到一群往日同僚。” 对面发出一声困惑,“咦?我们有人定居在那边?” 他摇头否定:“不是。有一队人马办事儿,认出了咱们的人。” 说来也巧,他们是高棉人,属于国际刑警。自小长官遇害后,悉数退役,回到高棉。 没想到,这次来处理卢家,意外和那些同事联络上。 犹豫片刻,他缓缓道:“她们也退役了,来这边是办私事,目标……和卢家有点关系。” 电话那头破天荒沉默,许久后问出关键点。 “冲突不?” 曾经出生入死的伙伴,异国他乡偶遇,本是件高兴的事儿。可一旦发生矛盾,估计谁都不会退让。 敌人没铲除,自己人先搞起内讧,传出去太丢人现眼了。 他理解对方的顾虑,赶紧回复:“不冲突不冲突。” 那边提起的心放下了,再三叮嘱:“一切以你们的安危为重。” 干他们这行的,已经牺牲太多太多人了。 马律师眼圈微红,神色十分动容。“我时刻铭记。” “嗯。至简,我们等你回来。” “好的!”小长官。 结束通话,至简删除聊天记录,拿起自己的名片,盯着上面的名字出神。 至简是小长官给他取的中文名,他的高棉姓氏是马特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