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为造谣者助长声势 (第1/2页)

俞非晚着实没有想到,在杜老师的身上,竟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她有想过,杜老师身体不好,腿受过伤,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在杜老师腿好一些的时候,他可以离开轮椅自由行走,但时间不宜过长,所以大多数的时间,都还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而他的腿伤,是因为过去,他救下了一个跳楼的女学生,在拉扯和争执之中所导致的。 当时杜老师因伤入院,但没想到在他受伤的那段时间,出现了更为离谱的事情。 竟是有人造谣,杜老师和那位想要自杀女学生的谣言,那个学生因患有很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被学校强制清退,学生父母不先救治自己的孩子,反而来找学校的麻烦,导致这件事情愈演愈烈。 其中有人从中作梗,把事件的舆论中心,都转移到了杜老师和女学生的清白问题上,说他猥亵学生,才会导致对方心理不健康,想要跳楼自杀。 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杜老师的确是第一个发现这个学生精神状态极差的人,或许是家庭以及学习的压力过大,导致了对方精神崩溃,心理防线被击破。 是杜老师将这个孩子救了下来,没想到因为他的受伤,错过了挽救那个女孩子的时机,让对方家长掌握了主动权,学校清退之后,家长不肯让学生出面,无人可证明杜老师的清白。 因为这件事情,杜老师被迫离开济城一中,当时他还在山省的教育协会任职,亦是被迫离职。 这件事情大概发酵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杜老师开始因为舆论的事情,无法好好修养身体,最终事情的结局无法改变,杜老师安心养伤了一段时间,在他快出院的时候。 那个陷害杜老师的人落网,真相水落石出,那个被家里人管着的女孩子也终于说出了实话,杜老师的清白终于得到了证实。 但经此一事之后,杜老师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他在腿伤好转之后,回到了学校里面继续教学,但是教育协会那边,自从离职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 因为之前的事情,就是教育协会出现了问题,并且他的同事们为了独善其身,没有一个人肯愿意作证。 俞非晚颇为唏嘘。 当时济城一中也因为舆论的压力,停职了杜老师,但他始终放不下他的学生们,所以回到了他的讲台上,在正式退休之后,离开了济城,离开了济城一中,来到平城养伤。 “那外面的人,是教育协会的人吗?”俞非晚终于知道为什么杜老师会流露出那样的表情。 他已经对这样的一个协会彻底失望,不再想着在教育事业上做出多大的贡献,只是希望能够教好自己手底下的孩子就已经足够了。 杜老师并不想回到济城,然而对方却有些不依不饶的意思。 秦师母点点头,“正是他们,晚晚,要是他们有要跟你搭话的意图,最好是不要理会,要是走不开,就跟我和你杜老师打电话,不要让那些人纠缠上你,知道了吗?” 俞非晚点点头,“我知道了师母,我会小心的。” 两个人没有聊更多的了,杜老师打发了那些人,推着轮椅打开了书房的门,“我说你,晚晚来了你也不知道管我了,那些人已经离开了,把那些茶杯都收起来吧,下次他们再来,不要给他们上茶。” 秦师母无奈的走过去,“他们好歹是你以前的同事,有不少人跟当年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如今的教协都已经大换血,领头的也是你的朋友,实在不好做事太过于难看。” “在众生喧嚣之中,沉默无疑不是一种摇旗呐喊。” 俞非晚突然之间发声,“若当年的事情之中,这些人没有为杜老师的事情发出声音支持他,何尝并不是替那些造谣者助长声势。” 她经历过网络上类似的造谣事件,知道被造谣中伤的人,内心会有多痛苦。 那时候的杜老师,在医院里面承受着身体上的病痛折磨,还有精神上的压力,内心大概无比的煎熬吧。 他又是如何劝说自己放下这一切的,再次踏入济城一中的校园。 他只是为了学生而已。 杜老师给俞非晚竖起一个大拇指,似乎是俞非晚的话,让他的心结纾解了许多,“还是晚晚看的通透一些,教协那些人也不是非我不可,眼下不过是他们遇到了比较棘手的事情,想让我回去帮忙罢了。” 俞非晚笑呵呵的,低头一瞧,自己的英语作文还没有订正完毕,随即笑容又收敛了起来。 杜老师和秦师母没有过多的聊那些事情了,把重心放在了俞非晚的学习上。 最初俞非晚来杜老师这里的时候,他这里陆陆续续的有其他的学生上门,但自从中考之后,好像杜老师这里,除了她之外,就只有带来的迟雅雅了。 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秦师母给她泡了一杯养神茶,“你说说你们两个,现在还是孩子放假的时候,不能让她多放松一刻吗,那两天这两个孩子跟着我去济城玩,学习也是一天没有松懈过,实在是太累了。” 杜老师在旁边看着俞非晚做过的试题,眉头没有一刻松缓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