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让她无法遁形 (第1/2页)

此刻的大理寺卿叶庆,和之前捕快的想法是一致的。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宁可自己没来。 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林云汐身后的秦管家,和貌似懒洋洋,实际上虎视眈眈的秦大儒的四个弟子,叶庆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正想给自己一巴掌! 这么积极干嘛?睡觉喝茶听曲儿不香吗? 眼巴巴的抢着过来,还以为是能巴结大儒的机会。没想到却杠上了尚书和未来太子妃…… 这可怎么才好? 大理寺卿叶庆:“那个,林姑娘,这事儿吧,还得要冯尚书亲自提出来才行。” 人家做爹的都不发话赶人,他们外人插什么手? 林云汐:“那我就问您几件事。” 大理寺卿叶庆:“行,请讲。” 林云汐:“第一件事,如果冯娇娇被赐婚了,冯尚书算不算欺君?” 叶庆:“……” 这丫头看着可爱,咋那么难搞? 叶庆擦了把头上的冷汗:“按道理来说,是有点……” 林云汐赞许的点头:“那就是了。身为大理寺卿,你们是不是有拨乱反正,主持正义的职责和义务?” 叶庆:“那是自然……” 知道你是圈套,可我不得不这么回答,好憋屈。 林云汐:“如果发现了某人有混淆皇族血脉的可能,你们大理寺卿是不是应该上达天听?” 叶庆:“……” 那还用说?那肯定啊!可眼前这事儿,离混淆皇族血脉不是还早着嘛。 林云汐:“朝廷若是知道了,是不是会勒令冯尚书还原事情本质,拨乱反正,把不应该出现在族谱的人,清理出去?” 大理寺卿:“好像……是……” 但那是皇上和尚书的事情,和他有屁关系? 林云汐继续问:“朝廷为什么要科考?” 叶庆不语,抬头看房梁:丫头,你问了个蠢问题。抱歉我一点都不想回答。以免别人以为我也那么蠢。 林云汐本来也没想他回答:“不就是因为,科举是朝廷选拔人才最好的方法嘛。 为何要选拔呢?那自然是因为,朝廷想用有用的,能干的人。 而不是踢一脚才能动一动的木头。 人才会急朝廷只所急,会主动为朝朝廷分忧解难。 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等上面下命令了再动,那还不黄花菜都凉了? 举个栗子,若某地发生了洪灾。当地官员是不是要马上开始救灾行为?难道他也要等接到朝廷旨意再动?\" 大理寺卿:这栗子举的,她娘的贼有道理啊! 后面观看的秦管家脸上隐隐露出笑意。 不愧是大儒的学生! “哎,我们小师妹,可以啊!” 四师兄悄悄捅了捅边上大师兄的胳膊。 大师兄微微点头,嘴角不经意的勾了一下。 林云汐还在继续逼问:\"所以,官老爷是否应该帮上面排忧解难,提前把冯娇娇尚书嫡女的身份给解除掉呢?\" 大理寺卿:“……” 总觉得哪里不对。又觉得都对。答应不行,不答应好像也不行。 围观的人纷纷点头:小娘子说的还挺有道理的啊! 这些当官的都是拿朝廷俸禄的。 老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套用到官场,就是这些当官的,拿了朝廷的俸禄,就要帮皇上消灾解难,提前处理问题。 林善根脸色煞白,摊在地上。对身边受了三十大棍后昏死过去的妻子,看都懒得看。 他已经没脑子思考,也没能力思考了。 事情的性质,就因为妻子从开始就知道女儿是被调换的,而完全改变了。 之前可以说是被蒙在鼓里,自己也是受害者。 可现在呢?妻子百分百是个同犯。 他心里责怪罗慧兰太贪心。 当初哪怕是两个孩子都带回家也好啊。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女儿代替人家女儿送过去? 这胆子也太大了! 见叶庆还在犹豫,秦管家在后面发声提醒道:“大人可以写封奏折上报此事。” 回头再找几个小乞丐,让他们把舆论扩散出去。 只要皇家知道了,百姓们也都知道了,那不是比剔除冯娇娇出族谱效果更好?也更诛心。 叶庆刚点头,却见林云汐好奇的问:“我看大人外面的墙上,张贴了不少布告,是案子的审理结果吗?” 叶庆点头,有点小骄傲:“是。每次结案,我们都会发布公告。也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我们衙门每天都在为民做事。” 这可是他来到这里以后的创新呢! 皇上都表扬过的。 林云汐马上露出一脸惊喜:“是吗?那太好了!那今天的审案结果,大人也会公布在衙门的外墙上的对吧?嗯,小女子很想看看,会怎么陈述的呢!” 叶庆有点头疼。小丫头怎么这么难搞? 就不留点缝隙给他钻钻? 众目睽睽之下(主要是秦大儒的弟子们的目光之下),叶庆很快写了结案陈词。 措辞比较文绉绉,大致意思就是:罗慧兰为了让自己女儿成为富家千金,狠心将尚书府嫡女换走。害人子弟,图谋不轨,罪不可恕。 林云汐对此很不满意。 死磨硬泡,硬是让衙门的师爷在陈词上加上了两个女儿的名字,并特意多加了一句有关冯娇娇身份的说明。 于是,修改后就成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