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文庙武庙 (第1/2页)

“没什么事,李斯,你过来!” 嬴政和欧文等人相处一段时间,他觉得像后代那样子的说话方式让人更舒服。 其实,不管什么时代,百姓都是这个样子说话的。 那些文邹邹的表达方式是‘士’这个阶层为了彰显自己与普通百姓的不同而出现的。 经久传承之后,就变成了所谓的文言。 当然,始皇帝想怎么做,怎么说,没人敢有什么异议。 李斯听到嬴政的呼叫,当即也是小跑着来到院子门口。 “陛下。” 简单行了一个礼之后,李斯便拱手站在一边,等着嬴政给他下达命令。 “这大秦学宫还有多久能建好?” 大秦学宫本就是在阿房宫的基础上改建的,把一个即将完成的帝皇宫殿改造成供学子求学的学宫,速度本来就要快很多。 嬴政这次过来,其实已经看到这学宫大部分建筑已经完成,剩下的也就是一些收尾工作。 “启禀陛下,这阿房...大秦学宫预计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对外开放,臣正打算上奏陛下,等这学宫竣工之后,那些徭役该何去何从?” 李斯虽然还是不认同嬴政开放私学的政策,但对嬴政交代给他的任务,还是一折不扣的完成了。 本来,这些来修建宫殿的徭役工人在宫殿竣工之后就该遣返原籍了,根本不用向嬴政请示的。 如果嬴政还有其他的工作需要工人,到时候重新再征用徭役就行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不一样,自从嬴政颁布了改徭役为徭工的命令之后。 这些本来苦不堪言的徭役工人们,现在的日子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其他普通百姓。 要不是这‘徭役’不允许携带家眷,这些人甚至想把家眷都带到咸阳来。 而根据李斯暂时还没有接触到的经济理论,钱在哪里,哪里就会有商人。 自从徭工们开始领工钱之后,这骊山脚下,已经形成了规模不小的集市。 现在这些徭工已经从恨不得徭役早点结束变成巴不得皇帝多修几座宫殿。 一个月之后,李斯要是直接将他们解散遣返原籍,说不定会形成一些混乱。 当然,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既然陛下问起相关的事情,那他自然也就顺嘴把这件事情提一下。 这些都是李斯的政治智慧。 “很好,这批工人暂时先不要遣返,分出一批,在骊山之上建文武两庙,朕打算用来祭奠为我大秦做出卓越贡献的文武大臣。” 在华夏历史上,文庙供奉着孔子,武庙供奉着姜子牙。 但文庙是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才开始在华夏大地出现。 武庙更是要等到唐朝才有,除了供奉姜子牙之外,还有所谓武庙十哲以及古今六十四将。 现在,嬴政提前建造文武两座庙,里面供奉着谁,自然是他说了算。 嬴政要建文庙武庙,自然不仅仅是为了祭奠亡灵,更重要的是为了放置他刚刚兑换到手的武庙祭碑。 这武庙祭碑既然能价值积分,自然有它独特的功效。 只要将祭碑供奉在武庙内享受大秦百姓的香火,它就可以根据积累的香火将华夏历史上名将的天赋与能力具现到大秦百姓身上。 当然,目前这祭碑的具体功效嬴政还不得而知,一切都要等武庙建成之后才能知道。 而且,既然有武庙祭碑,那自然还有文庙祭碑。 只是嬴政手里的积分不够,他也只能先兑换出一块祭碑,另一块文庙祭碑只能等下次了。 不过,这庙宇可以先建好。 “另外,剩下那一批负责将学宫外的商人市场修建整顿完善,在将来,这大秦学宫将会为整个帝国提供各类人才,这市场乱糟糟的也不成样子。” “诺!” 李斯领命之后,便拱手站到了蒙毅的对面,等着嬴政下一步的指示。 他们本来是在皇宫里向嬴政汇报工作,可却突然莫名其妙地跟着嬴政来到这里。 路上还遇到刺客,见识到嬴政那高超的武艺, 然后又见到了那即将可以喂饱全国百姓的神奇粮食。 随后又莫名其妙被嬴政赶出院子。 一桩桩事情和各种反转给众人带来强大的震撼,也就李斯经验丰富,内心强大,才能如此冷静。 像空地上站着的那几个年轻人,此时都已经有些懵逼了。 现在,大家都在等着嬴政的下一步指示。 毕竟,在不远处的人群里,还被扣押着三个刺客没有处理呢。 本来三个刺客被抓,他们的下场也没什么好说的,但看嬴政的样子,似乎对这三个刺客有别样的兴趣。 而身为刺客之一的张良,此时心里想着的却不是自己的安危。 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秦国两位大臣正在讨论着一件颠覆他三观的事情。 虽然,这件事情之前那位秦国丞相已经跟自己说过了,但那时候只是李斯的一面之词,现在这两位所谓的尚书,没必要在嬴政看不见的地方对着自己演戏吧。 萧何:“恭喜许尚书荣获大学士称号,农家一派以后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了。” 许七:“萧尚书过誉了,以后学部的研究经费还需要户部多多支持。” 萧何:“诶~许尚书过谦了,户部账上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