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五万九千五百二十七 (第1/1页)

嬴政第一次觉得长香的燃烧速度这么慢。 一炷香燃烧的时间,在后世的计时方法来看,也就只有十五分钟时间。 可这十五分钟,嬴政却仿佛等了好久好久。 这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嬴政已经很多年不曾有过了。 上一次就这种感觉,还是在从邯郸逃回咸阳的路上。 好在,不管是如何度日如年,真正的时间也就只有十五分钟。 随着香上的红光消失,最后一截香灰也落在香炉上。 头顶的山河社稷图也在同一时间亮起白光。 无数道流光从天而降,落在了嬴政的身后。 “噗。” 一个非常轻的水滴落入香灰的声音响起。 声音轻到回到广场上的一众将士里,没有一个人听到这个声音。 随后,嬴政便转身面向大军,脸色如常。 大军的阵型和十五分钟之前有些不同。 就像嬴政七天前,通过山河社稷图让大军分布到不同位置维持交通一样,大家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之前,二十万人是按照千人队的一个方阵组成的。 现在,大家却是按照他们在副本任务中的分组站立的。 有了结束任务后,在白色空间里等待以及兑换奖励的那十五分钟的时间,将士们落地之后,并没有太多骚动与慌乱,而是一起看着慢慢转过身来的嬴政。 只是,就算有十五分钟的缓冲时间,很多将士的眼底,依旧有着无法隐藏的悲伤。 两万余组任务小队,能十人一起回来的,不足一半。 甚至,有不下一千个小组,没有回来。 “所有千夫长听令,清点人数,汇报伤亡人数!” 蒙恬第一时间就大声高喝。 蒙恬所在的十人小队没有出现牺牲,但是以他在副本中的经历,他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 这次任务肯定会有伤亡。 这也是他下达清点人数这个命令的原因。 只是,蒙恬的命令刚下达下去,各级将士们还没有动起来,嬴政的声音就传来了。 “阵亡人数不用清点了,本次任务...” 嬴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但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还是微微顿了一下。 “阵亡人数五万九千五百二十七人。” “嘶!” 嬴政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整个军阵传来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站在最前方的蒙恬,也是同样十分震惊地看着嬴政。 他能想到会有阵亡,但是这接近三成的阵亡率,着实有些吓人。 蒙恬为大秦领军作战多年,南征北战,这种规模的牺牲他也不是没有遇见过。 就在不久前,三十万长城军还被那些古怪的匈奴人打得只能龟缩防守。 最后回到骊山大营的人,也只剩下二十万。 可是,和匈奴的战斗,那是实打实一刀一枪能够看得见的。 而且,上次损失的十万人里,真正阵亡的也才三万出头,剩下的都是因为受伤而退役的。 那是在和匈奴之间生死搏杀了数月之久的结果。 现在,仅仅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就牺牲了将近六万人。 甚至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连他们的尸首都见不到。 嬴政也没有给大家太多震惊的时间。 “所有牺牲的将士,按最高规格发放抚恤金。 家人在北地者,尊其意愿,天下各郡,均可迁去,一切费用,由朝廷负担。” 大秦的抚恤制度向来是很完备的。 《战国策》中记录着白起的一句话。 “秦民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餔馈,以靡其财。” 很可惜的是,前面四条现在都做不了了。 所以,嬴政只能用尽可能多的金钱来弥补这些将士们的家人。 而嬴政给出的第二个抚恤条件,更是前所未有。 要知道,大秦对百姓的迁徙是有着一套严苛到近乎冷酷的制度。 不说百姓们在郡县之间来往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就单单是想要离开自己的村子,都得有里正和亭长两者共同出具的证明。 里正出具的证明称之为‘验’,上面会记录这个人的身份样貌,以及籍贯住址。 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 亭长出具的证明称之为‘传’,上面会记录这个人离开本地去外地的原因。 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 而离开本地之人,在外想要住店,必须要同时拥有‘验’、‘传’这两样东西。 除了住店之外,如果本地的里正和亭长发现本地有陌生的外来人,也会随时要求查验这两样东西。 如果没有,那么后果会很惨。 在这个百姓识字率约等于零的年代,单单是‘验’与‘传’这两样东西,就足以限制大部分百姓离开自己的家乡了。 而这将近六万牺牲的将士,大部分都是来自长城军,他们的家人早就已经被迁至黄河以北。 嬴政现在允许他们在全天下自由选择新家,还负担一切费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赏赐封地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这封地比较小而已。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