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军凯旋,二散灵气 (第1/1页)

嬴政闭关这件事,他其实在整理完副本资料之后就想要做了。 只不过,因为胡亥的突发事件,又硬生生地往后拖了十天。 胡亥在半山腰被黑冰台挡下的时候,还看到了山上服侍嬴政的侍女御厨,以及负责维护两座庙的官吏,全都被人送了下来。 嬴政之所以要闭关,那是因为,北征大军要回来了。 过年前,整个北方就已经在大秦的控制下了。 不仅仅是上郡以北的大草原,就连辽西辽东以北的大河流域也都被大秦给控制了。 只是,那个时候,头曼带着匈奴残部往更北的贝加尔湖逃窜而去。 为了斩草除根,韩信带着人一路追了过去。 加上寒冬腊月,大军行军不易,所以章邯这才一直没有带人往回走。 由于大秦军队有最新缝制的棉衣作为保障,即使是在严寒的北方,北征军也没有因为寒冷而出现太多的伤亡。 眼下,马上就要开春了,头曼的脑袋也已经别在了韩信的马鞍上了。 大军很快便要抵达咸阳了。 ... 嬴政的闭关一共持续了十三天。 二月初十,嬴政结束闭关,并且离开了骊山小院,再次回到章台宫。 咸阳城外,文武百官在扶苏的带领下,早早地便在城门外等着北征大军的到来。 巳时三刻,原本驻扎在咸阳以北二十里处的北征大军准时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远远看到城门外迎接自己的队伍,章邯的脸上不免带上些许得意。 自从大秦一统天下之后,的确没有任何一个武将,能有章邯这几年的成绩了。 南定百越,北征匈奴。 要不是统一六国的事情就发生在十几年前,凭借这一战功,章邯的地位绝对会更高。 虽然说,南定百越的功劳有韩信的一半,北征匈奴也是依赖于国内工农两业快速发展。 但,完成这两件事情的时候,全军统帅就是章邯,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两场灭国之战,章邯一共带出去八十万人,最后回来的有七十万之众。 这种伤亡率,在任何时候都是能排得上号的。 如今大皇子携文武百官共同迎接大军凯旋,在章邯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军当然是不能进城的。 抵达咸阳城外之后,章邯和韩信两人只带了一千人,以及东胡月氏的族人进入了咸阳。 剩下的大军,则是转个了个弯,往骊山大营去了。 最后,跟着百官一同进入章台宫的一共就四个人。 章邯、韩信,以及月氏族长和圣女。 随着四人踏入麒麟殿,麒麟殿上方风云突变,一朵巨大的乌云出现在大殿上方的天空。 “月啸代表北地三族,向始皇陛下递交国书,愿意归降陛下。” 月氏族长月啸一进入麒麟殿,便向嬴政递交了三份国书。 本来,三份国书应该是由三族统领共同提交的。 但很可惜,丁零一族的族长在一轮火炮齐射中尸骨无存。 匈奴的头曼,头倒是在章邯的手里,归降国书就只能让月啸代劳了。 随着三份国书交到嬴政的手里,一声龙吟响彻天际。 这动静着实让没有见过世面的月啸和月氏圣女吓了一大跳。 相比之下,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就要淡定许多了。 国土扩张带来的国运提升,经由《洪荒人皇功》的转换,变成大量的灵气涌入嬴政的身体。 这次,嬴政得到的灵气更多。 如果说,百越归降的那次,嬴政感觉只要自己能转变自己的道,就可以原地飞升。 那么这次,嬴政甚至感觉自己都不用变道,单凭自己的实力就可以直接撕开一道飞升的口子。 但嬴政没有这么做。 他撕开的这一道小口子,又能让多少人一同飞升呢? 而且,现在他身边的那些人,就算是飞升了,也肯定无法适应上界。 举国飞升。 并不是强行带着整个国家飞升。 而是要让整个国家都有飞升的实力。 所以,嬴政伸手按了一下龙椅一侧的一个按钮。 一阵齿轮转动的声音传来。 麒麟殿,龙椅正上方的屋顶层层打开,露出了天上的乌云。 这个开天窗的装置,是嬴政在收服了百越国之后,让墨子带人做的。 在屋顶开一个能自动打开的天窗,也省得灵气冲击将屋顶冲坏。 紧接着,又一道龙吟响起。 嬴政身上的灵气凝结成实质,直冲云霄。 乌云里的大秦气运金龙将嬴政体内的灵气反哺天下。 只不过,这次和上一次有那么一点点区别。 上一次,嬴政身上溢出来的灵气是散到天下百姓们的身上。 三千万人平分这些灵气,每个人分到的,也就是能让大家的身体素质变好一些。 这次,嬴政并没有把所有的灵气都散到人的身上。 嬴政只将三成的灵气散到了人的身上。 剩下的七成,嬴政尽数送入了山川大河之中。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