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院里热闹气氛 (第1/1页)

“你小子可有几天没来了,忙啥呢最近。” 邵厚信看到陈知行,打趣问道。 “做了外勤组组长之后,行政上的事多了很多,昨天陪着朋友去保城办了点私事。” “喏,回来给你带的保城特产。” 陈知行从布包里面掏出驴肉火烧和黄米沾糕。 “嘿,你这玩意送的真及时,我中午正巧没吃饭。” 邵厚信拿起驴肉火烧,咔嚓咬了一口。 咀嚼几口后,他脸上露出惊诧之色:“这玩意真不赖,香,有劲道!” “那你看,我从保城带回来的,能不香嘛。” 陈知行呵呵一笑。 老实说,驴肉火烧他都没吃。 但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口味绝对差不了。 等邵厚信吃完了一个驴肉火烧,陈知行递上一根烟。 邵厚信点燃,舒舒服服的深吸一口。 “邵队,最近手里有大活啊?忙的饭都吃不上。” 陈知行套话。 要是邵厚信有大活,他必须捞一把,刷个宝箱出来。 “大活没有,破烂事一堆。” 邵厚信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在椅子上,吐槽道:“这不要到年底了么,上头准备开展几轮整风,在过年前扫清各种孤魂野鬼。” “开了一早上的会,我整理记录完笔记,饭点都过了。” “邵队,整风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主要打击哪些人群?” 陈知行来了兴趣。 这年头没有严打一说。 ‘严打’这个词,首次提出是83年,当时路霸豪强二流子层出不穷。 为了加快国家经济建设,稳定社会秩序,邓公提出严打政策。 两年时间,铁拳出击,砸碎了各地的魑魅魍魉。 “主要打击半掩门,赌博,地下交易,制假贩假,路霸,社会闲散人群等等。” “当然了,对于其他犯罪行为,依然严惩不贷。” 邵厚信随口解释。 “扫清屋子,过个热闹年。” 陈知行笑道。 “是这个理儿,行动一旦开始,可有得我忙活了。” 邵厚信道。 “我估摸着到时候,保卫员也闲不下来。” “需要人手吱个声,我现在是组长,能调动外勤组的人。” 陈知行做个顺手人情。 “真到要你帮忙的时候,肯定不会跟你客气。” 邵厚信呵呵笑道。 陈知行陪着邵厚信抽完烟,告辞离开。 他还是没有回办公室,而是骑车去了潘三江家里。 调到外勤组之后,陈知行和潘三江会面的机会少了很多。 但在心里,陈知行很感激潘三江,从来没有忘记这位长辈。 陈知行本以为潘三江不在家,打算到了之后,放下特产就走。 没想到潘三江值夜班,这会刚刚起床。 陈知行陪着潘三江唠了半个点的闲嗑,涉及到了工作,生活,找对象等方面。 回去保卫科的路上,陈知行还在寻思,现在每个长辈跟他唠嗑,都必提他的婚事。 让人念叨久了,陈知行也很无奈。 来自长辈的催婚,是一份浓浓的关爱,他总不能摆脸色。 对于婚姻,他没有太迫切的渴望。 刘岚挺好的,非常配合,走哪个门都都行。 方方面面都够用。 结婚的事,等何雨水毕业之后再说。 回到保卫科,陈知行抽空给王家兄弟还有邵斌捎了点特产。 至于其他人,他倒没有大方到全送的地步。 要是人人都有,一来数目太大,陈知行没法解释。 二来嘛,人人都有,怎么体现出王家兄弟还有邵斌的特殊性。 这三人心里又怎么会感激他。 混到下班,陈知行带上大黑,骑上车往屋里跑。 刚到家,他便听到院里传来热闹的声音。 尤其以何大清的声音最为响亮。 “必须发喜糖,我都买回来了,就等院里的大老爷们回来。” “酒席肯定得摆,后天在院里摆六桌,大家伙都来啊。” 陈知行推着自行车进入院里。 走到中院,他看到何大清身边围着一群人。 何家人自然不用说,傻柱马三娘何雨水一脸喜气洋洋,聚拢在何大清边上。 还有很多院里的老住户。 十多年不见,他们和何大清有说不完的话。 “知行回来了。” 何大清看到陈知行,吆喝一声:“知行啊,晚上来我家吃饭,傻柱下厨。” “好勒。” 陈知行应了一声,推着车进屋。 袁秀芬坐在缝纫机前。 餐桌边上没有何雨水,也没有陈宁。 “妈,小宁呢?还没回来?” 陈知行问道。 “这丫头闻着驴肉火烧的香味,非得现在就吃。” “我让她躲你房间里偷着吃,别让其他人闻到香味。” 袁秀芬无奈道。 陈知行莞尔一笑。 是陈宁的风格。 “十四五岁的人了,放在以前都能出嫁的姑娘,还跟个小孩似的。” “全让你惯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