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山中又遇鬼子兵 (第1/2页)

人说“牛不喝水强按头。”李向明今晚来了个狗不吃肉强行塞。见那几条畜牲不敢吃,李向明伸手掐住狗头,掰开口嘴,将一个鬼子的手腕强行塞了进去,见狗咬了几口后,便一把扭断了狗脖。 另外几条狗早就瘫在了地上,红色的眼睛里透露着恐惧和哀求。李向明觉得这些狗一定是跟他吃过的人学的。 一刀斩断了这些狗的狗头,然后将它们与鬼子的头齐齐地摆在那面方桌上,最后从鬼子身上搜出一枚手雷,打开保险用细绳拴住,穿过桌面的缝隙挂在鬼子头上。 若有人搬动,绳子脱落,手雷便会掉在石头地而上,撞击会触动保险装置。到时候,“轰”的一声,弄不好还能干掉几个鬼子。 那几个女人也不知是何方人士,李向明又不能杀了她们,只好先任由她们在那里哭泣先不去管。而是找到了朱孝臣的仓库,将所有装在檀木盒子里的药村装进袋子。又将年份长,品质好的药材一网打尽,最后挑了一些常用药材。装了整整一麻袋。 挑好药材后,李向明又来到了院子。院子里的血腥气更重了。几个胆大的女子哭泣着,拿着刺刀狠命地往鬼子身上刺去。甚至把鬼子那话都给砍了下来,犹不解恨。 等到这些女人发泄得差不多了,李向明在屋里寻了一些衣服,扔给那个仍然目光呆滞,浑身赤裸的少女,李向明在她喊出爹爹救她的时候便知道,这个女孩就是朱孝臣的亲女儿。而那个被他杀死的汉奸,就是朱孝臣。 见那女孩没有反应,李向明便不再理她,而是站在台阶上对剩余的女人道:“你们可是本地人?如果是,趁现在天黑,速速回家。今晚之事便烂在心里,几个人商量个说辞也好过他日别人指指点点。” 众女刺穿了砍烂了鬼子尸体,此时又开始了低声啜泣,听李向明此言,几个女人纷纷抬头,其中一女道: “不瞒老爷,我等都是这抚松治下的药农,被这朱孝臣诳骗与丈夫一同来此出卖药材。谁知……,如今我等虽未失身,但名节全无,我等都是新妇,尚未给夫家留后,如今又连累死了丈夫,哪还有脸回婆家。若老爷开恩,给我们这些苦命人一个远离此地的去处,我等愿为老爷当牛做马。” 李向明长叹一声,心下也觉得麻烦,这个世道,这些女人回到家里也是一死而已绝无他路。 正在为难之时,突然想起了山上那群抗日志士,虽然为人粗豪,但不失为一方好汉,或许交给他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将此事隐藏了些许,只说知道一群胡子,问她们是否愿意跟随时,这些女人虽不太情愿,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纷纷点头答应。 李向明点点头,让她们到仓库去每个人寻一些上好的药材再拿上鬼子的枪走,不管是到时候卖给自己还是给那些义士都比一把火烧了强。 这几个女人每人拿了两条麻袋,一袋装药材,一袋装着自己丈夫的残尸,在哭泣中忙碌了起来。 本想再劝劝朱孝臣的女儿,却见那女人红着眼睛站了起来,拿起衣服胡乱地套上,看也不看倒在一边,身首异处的朱孝臣。拿起一条麻袋便向仓库走去。 李向明见她恢复过来,也就懒得与她说话,寻了一些火油和柴禾,又拿了一支蜡烛,等那些女人出来后,将火油胡乱地浇到仓库里,然后用浸满油的布条一端连在蜡烛底部,一端连着麻包药材等易燃品,等蜡烛燃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引燃布条,从而引燃整个木质仓库。 为什么不直接点燃呢?因为李向明还要带着这些女人撤退,全部引燃马上就会被发现,到时候会很麻烦。 一切准备完毕后,李向明交待了几句,无非就是路上不得出声,跟着他走等等。 朱孝臣的女儿背起一袋药材,起身在前,便要跟着李向明出去。谁知,背后风声骤起,一柄枪托狠狠地砸在了朱孝臣女儿的头上。李向明皱眉,阴冷地看着软软倒地的少女,又眯着眼看着那几个眼里犹带恨意的女人。心下多少也明白了什么。 只是轻哼了一声,便不再管这些事儿。略有些不满地走出门去,那些女人也狠了心,每人踏过尸体的时候都会戳上一刀,以解心头之恨。 此时,天已大黑,不说伸手不见五指也差不多少,李向明练武之人目力极好,正担心那些女人能不能跟上自己,回头一看,一个不少都在摄手摄脚地跟着自己。 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这些女人都是药农家的孩子,夜盲症这种大多数人都会有的病她们反而没有。 少了一些麻烦,李向明稍稍加快了一些脚步,等到了城墙下的时候,李向明让她们躲在角落里,自己向城墙上摸了过去。 正是春困秋乏的时候,一群刚上岗的二鬼子倚着墙睡得正香,呼噜声此起彼伏。 为保险起见,李向明还是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捏了一把,让他们睡得更香。然后又找来吊篮和绳索,这些东西城楼上都有准备,现在用不上,原来是用做夜间放人出城或接信件上城的。这章没有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