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空了的军营 (第1/2页)

震兴武馆之事,完全出乎了李应的意料之外,他只是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没想到堂堂震兴武馆的馆主,上海武林界也有一席之地的标杆人物,居然是个色胆包天,人伦尽丧,脚滑手粘的败类。 本来还以为是自己泼的脏水得逞,现在想来,日本人哪有那么傻,别人说啥就信啥,原来是他自己得罪了日本人。 所以李应坚信,姚氏之死,与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全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 对上海武林界来说,这是一件大事,他们自己然知道老姚之死的真正原因,所以一时间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人,都识趣地闭上了嘴巴,不是怕了李应,而是怕了日本人。 “学人家玩借刀杀人,结果中了人家的反间计,竖子不足与谋也!” 李应告别了佘爱珍,临走前还告诉她不要与日本人走得太近,见佘爱珍并没有太往心里去,李应也没有办法,只是警告佘爱珍若是与日本人沆瀣一气,将来自己会亲手收走她的性命,佘爱珍才小心地点了点头。 趁着上海热闹非凡,李应又悄悄地放火烧了几家小型的报社,无一例外,这几家报社虽然是中国人或外国人主政,但已经为了金钱给日本人服务了。 其中一家报纸便堂而皇之地写道: “日本国进入中国,却被广大中国人定义为侵略,实际上,这是当权者的私心,对权力的欲望,故意曲解日本国的意图。他们怕日本人揭开这些真相,失去他们已有的权利,裹挟民意,煽动反日情绪,阴险用心昭然若揭。我报采访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将军时,松井将军就忧心忡忡地向本报记者说,目前世界局势是欧洲强,亚洲弱,欧洲吞并亚洲的心思从来不曾熄灭过。要想黄种人不被白种人奴役,所有黄种人就要团结起来对抗欧洲的入侵,日本做好了准备,将誓死扞卫黄种人的尊严,日本人进入中国,就是想帮助中国人不成为白种人的奴隶,像黑人一样活得没有丝毫尊严。” 这是拼了命地为日本人侵略洗白,甚至报尾还列举了日本人为了救中国,耗费了多少财富,牺牲了多少士兵。 看得李应怒火中烧。当得知这家报社管事的是一批中国人,但当家的却是日本人时,李应就一把火点燃了这个报社。将这十几个穿日本衣,说日本话的汉奸一个不剩地全部干掉。 然后,在日本人的救援中,拿着报纸,一口气连挑二十三家长期为日本人发声的报社。 当最后一所报社被点燃时,李应发现日本人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前来救援。而这个报社离日军的军营不足五里路时,李应觉得日本人的兵力已经被自己拉扯到了极致。 所以看着那些嘴里咒骂且一脸疲惫的鬼子士兵和军官时,李应收刀而起,运起迷踪鬼步,极速地朝鬼子的军营奔去。 运起迷踪鬼步,五里路的路程不过盏茶时间便至。 在隐蔽处看去,鬼子的营门前不过区区几名士兵,墙上的警戒哨由原来的四个,变成了两个。 原来十分钟一圈的巡逻哨,现在基本上就要二十几分钟才能来一队,并且还是匆匆而过。 “这是兵力不足了?” 李应心里暗道。 李应悄悄地潜入到了墙下,趁着墙上哨兵走神的机会,一跃而入。 军营里不说静悄悄的,但远没有正常军营的生气,更没有传统日本军营那种闹哄哄的感觉。 要不是偶尔几个日本军人急匆匆地走过,李应差点就以为小鬼子给他唱了一出空城计,或者来一招请君入瓮的把戏。 “如果日本人的兵营真的这么空虚的话,那么自己是不是有机会干掉鬼子的总指挥,那个叫松井石根的老鬼子呢?” 想到这,李应冷酷的心开始活泛起来,强忍着不干掉不时在身边过去的小鬼子,开始了地形搜索。 弹药库在东北角,门前没有人,想来都在院子里没有出来,墙上那个重型的碉堡,几乎没有死角地盯着眼前的区域。 远处看来,那黑沉沉的碉堡不知里面藏了多少火力。 医务队、机动队、骑兵队,几乎都是空营,只留了十几个哨兵在那里值守。 好一会,李应才摸到了鬼子的指挥部,这里的守备比其它的几个地方要严密很多。 各个死角都有鬼子在站岗,莫说人了,连只苍蝇想过去都难。能被这样守卫的,除了松井石根的住所也就只有军事重地的指挥部了。 这个指挥部是平房,但面积较大,想必里面应该有不少的房间办公。应对这种防守严密的情况,李应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退回到安全地带,干掉了一个从指挥部拿着文件走出来的军官,换上他的衣服,将他的尸体扔进化粪池中,然后一个崭新的“军官”新鲜出炉 拿着鬼子手里的文件,大摇大摆地向指挥部走去。 通常情况下,大规模驻扎的军营,守卫指挥部的职责是由专职的分队负责的,所以出入这里的指挥部军官这些哨兵大多都认识,如果有不认识的过来,一个是里面的人迎接,另外一个就是说明来意,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