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远观造船厂 (第1/2页)

从山上俯瞰长崎市,远没有白天的兴旺繁华,除了西南临海区域有大片的灯光显得格外灿烂外,其它的地方,只有偶尔有一丝如豆的灯火,剩下的所有都陷入一片黑暗。 日本地小物贫,无论是行为或生活,都显得特别小气,跳舞伸不出手,走路迈不开腿,个子长不高。 若不是当年的遣唐使拉了一船又一船的女人前往大唐,大宋借种,他们的民族基因得到了极大的改良,说不定天的时候,躲在大葱下就能乘凉了。 虽然基因有所改良,但小气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所以一到了晚上,如非必要,绝不开灯。 一些汉奸们以此鼓吹日本是一个节约的民族,实际上就是物资稀缺,价格昂贵,普通的民众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省吃俭用。 这种情况,给李应夜探长崎城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实际上,从李应所在的山脉直接便可以走到造船厂后边的山上。但,山路哪有公路好走? 如同一个长期行走于黑暗的夜游神,身形高大,动作却十分灵活,借着夜色的掩护,李应来到了长崎城后,便一直朝那片灯火阑珊之处快速奔行。 偶有晚归的日本人,却也只感觉一阵风从身边掠过,仔细看去,却早已人去无踪,只觉得是自己的幻觉,低声咒骂一句后,继续闷着头往前走。 长崎城并不大,李应不过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便来到了造船厂附近。灯火通明的探照 灯将方园数百米都照成了白昼,防止有人破坏,四周的围墙上都站满了士兵,想要硬闯不被人发现,几乎是天方夜谭。 为了防止山里也有鬼子的暗哨,李应只好又后退了数里,然后一头钻进山里,在高处缓缓地向造船厂的后山摸去。 后山脚下的戒备也十分森严,但站在最高处,借着璀璨的灯火,隐约可以发现靠近海边的一侧,修建了几个大型的船 坞。两艘半成品的大船停在岸上,不停地有工人朝里面送上些物品。 一些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安装,整个造船厂呈正方形,一栋办公楼约有四层,就建在厂院的最中央,模样诡异的日本国旗飘在上空。 厂院的东侧,不时传来枪声和爆炸声。应该是军工人员在测试枪炮之类的武器。 北侧,是一排长长的二层楼,不过楼内也没有灯光亮起,反倒是楼顶上,探照灯在不停地扫射着四周。 屋顶上及后面的院墙上,一个个士兵及安保人员固定站岗,还有数支队伍按照划分的区域不停地在院内游走。 西侧,是船厂的大门,不时有卡车来到这里,接受检查后,将一车车的物资运送到不同的仓库,为了取部件方便,必要的仓库都设在船体施工的附近。 有数名库房管理人员站在那里等着各个部门的人前来提取零件,并认真地做好登记。 一直等到晚上八点,第二批工人上班,第一批所有人员下班回家,每个人走出所在车间或工地后,都有当班的组长或长官进行检查,是否有夹带,包括所有住在厂内宿舍的技术人员及工程师们。 所有普通的工人下班后,门口的卫兵也要挨个检查,检查完成后,还要当着卫兵的面脱下工作服,并在出口处换上自己的衣服,才可以离开。 …… 李应在山上整整一晚,没有生火取暖,也没有搭建休息所,甚至连连吃喝拉撒解决完毕后都要就地掩埋。 李应担心有人上山查后发现端倪。 同时,李应也不太明白,区区一个船厂,虽然生产军舰,但也不至于保密工作做到如此地步。 要知道,就算出征在外的鬼子部队,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安保也没有本土的这家船厂做的好。 李应猜测,这家叫做三零的船厂,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重大秘密,就是对这些工人不放心,但这些个普通工人又能做什么呢?充其量偷一些造船的金属。要说重大危害,也是那些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 如果自己不是有些鹤立鸡群,真想现在去抓一个工人问问,他们这个厂子为什么会管理的这么严格,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重要原因。 李应也是生平第一次对日本人的身材感到无奈,都吃五谷杂粮,怎么就长成这个德行了呢。人丑脾气爆,腿短还爱跳。 也是生平第一次,李应干起了上班的生活,每天早上眼睛看着那些工人上班,晚上跟着那些工人一起下班。 一晃就观察了五日,明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日本人也过春节,不过他们的春节定在了公历的一月一日,不过,李应不知道,还以为小鬼子也过春节,准备趁着春节那些工人们归家心切的时机,近距离观察一番,如果有机会,冒险潜入也不是不可。 只是,李应见那些普通的工人下班后,有几个人居然破天荒地相约去市里的小酒馆,工厂也与往日没有任何区别。知道自己想差了,但已经观察了五六天的时间,如果不冒一点险,估计也观察不到什么。于是便尾随着那几个工人,找机会擒住一个,寻问一下心中的困惑。 这一等,就是三四个钟头,一路尾随这几个工人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