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三年时间,东京之变 (第1/2页)

虽然有信徒们给李应提供一些报纸一类的东西 ,让李应可以了解外界的情况,但报纸这种东西自从它诞生那一天开始,它存在的意义便是让知道事情大概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不明所以的人更加云里雾里。 比李应形象更落魄的是日本的城市,短短三年,日本经济遭受到了战争的反噬,劳动力大量丧失,资源消耗大增,收入急剧缩减,大量部队被中国战场所牵制。 原本日本打算的很好,三个月占领中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并采用以华制华的方式让中国成为日本的血液输送机。 再以中华为跳板,彻底打败苏联,这样,日本就会全面占领亚洲,以两大板块的所有资源,谋求全球霸业。 只是,他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对手,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胎死腹中,苏联人对其虎视眈眈,若不是德国与日本人一样疯狂,恐怕苏联早应对小日本动手了。 日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被中国战场缚住了手脚,想要抽身而出已绝无可能。 国内几员大将被刺身亡,临时提拔之辈虽然依旧狂妄,但也就只剩下嘴硬,无奈之下,御前会议上,天皇听取了新晋首相的建议。 一方面拖住中国,不采取进一步刺激中国抗日的手段,一方面,偷袭美国,将这个搅屎棍打回美国本土,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武力威慑周边所有国家。 于是,小鬼子趁美国人不注意,偷袭了美国驻地珍珠港,将这个发战争财、看世界热闹的美国也拖进了世界大战中。 同时,德国正好也进攻了苏联,拖住了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巨无霸国家。地球上两个蚂蚁大小的国家,开始了征战全球的步伐。 日本加快了进攻步伐,实在是因为国内的经济扛不住这种钝刀子割肉般的战争,速战速决成为了日本人无法选择的选择题。 只是让日本人想不到的是,被日本人打得节节败退的中华民国政府,居然在这个时候发表了电文 ,宣布对大日本帝国宣战。 要知道 ,日本人抢占东北,国民政府没有对日本人宣战,日本人占领中原,民国政府没有宣战,七七事变没有宣战,淞沪会战民国政府没有宣战,甚至骇人听闻的金陵血案,国民政府也没有宣战。 所有的一切,国民政府除了抵抗外,只是象征性地撤走了民国驻日本大使而已,甚至都没有宣布与日本断交。 而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可恨的民国政府居然有勇气和大日本帝国宣战,这让日本的各位新晋高官有种被弱者蔑视的感觉。 只是,这时的日本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想着对应之法,不只是中国,还要考虑运输补给的来源。 各位高官在军部里绞尽脑汁,夜不归家,为解决大日本的麻烦也是拼了老命。也正是这样,让重新潜回东京的李应扑了一个空。 此时的李应,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蜷缩在东京街头的一个角落里像是一个身患得病的老人,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而实际上,他本人就是死神,在面前的这条路,正是军部出来后,各位高官回到各自岗位的必经之路。 只是一连等了三天,也没有等到哪怕一位高官经过,不能再等下去了,小日本已经穷疯了,无论是金钱还是人力,满大街的女人找着男人,满大街的士兵抓捕着无业游民,上战场,上矿场,上海场。 大日本帝国没有办法再多养哪怕一个闲人。好几个警察过来查探过李应的情况,但凡他还有些用处都不至于让他死在这里,足足三天,越来越多的警察来看过李应,再不撤离,被拉去做医学实验也不是不可能。 远处,几名警察已经向他这里走来,听说警察厅长小松一诚上官的父亲重病,需要大量的血液救命,这年头,吃不饱也穿不暖,流出的血几个月都补不回来,谁愿意给他的父亲输血呢? 监狱里的犯人都上了战场,空无一人,长官说了,要是还找不到血源,那么所有的警察都要去验血,只要血型合适都要献血。 无奈之下,几个巡街的警察想到了那个将要死亡的流浪汉,有可能他的儿子为国战死,是个英雄,但那又怎么样呢,儿子死了,当父样的也不能让儿子丢脸不是,如果血型能够匹配,你一个人又能救好多个正义的警察不是? 李应看到了几个警察前来,心里无奈,本来就想走了,这些个家伙又来检查自己,非要从自己身上榨出最后一点价值来不可,自己杀了他们吧,因为这些个小虾米暴露自己不划算,不杀他们,这些个家伙是真的招人烦。 正犹豫着要不要干掉他们时,李应没来由地感觉到了一阵心悸,就是那种让人心脏快速跳动,浑身无力的感觉。 李应猛然抬头,却没有发现任何能够威胁自己性命的存在,那几个走起路来,脚步虚浮的警察就算拿着枪也不可能让自己有这种感觉。 心悸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没有时间再找危险来源,李应快速起身,以极敏捷的身手快速向远处的桥洞下逃去。 冥冥之中,李应感觉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