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鸿章要商齐 (第1/1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在这样的性格差异下,李鸿章就没有曾国藩那种对裁军的顾虑,而更加注重淮军的实用性和效益。 还有现在处于乱世,这兵权是好东西,别看太平军大军已经灭了,但是各地捻军还非常猖狂。 还有一些太平军小股势力没有铲除,需要他们继续剿匪。 李鸿章手下将领都被赏了官职,后面实在不行就化整为零,每个将领上任带上一千人前去。 李鸿章又是安徽巡抚,一个巡抚下面有一万的军队也不足为过。 李鸿章打算好后,就没有和曾国藩一样裁军。 现在李鸿章手上还有四万多大军,伤亡的朝廷多多少少都有补偿。 李鸿章也掏了些钱补偿大军,都是圣库里面拿的钱。 曾国藩也只有三万左右的兵力了,他部下也多,后面各自上任每人也能带上不少人上任。 然后李鸿章率军回安徽,曾国藩继续驻扎南京,恢复南京城的繁华。 淮军将士这边有地的也写信给家人,过来居住,种田。 还有大多数选择了要钱,不想移居南京。 李经孝刚参加完童试回到合肥,就听到自己父亲大军凯旋。 李鸿章率领大军两万多人驻扎安庆,安庆现在是安徽的省会。 李经孝也是刚在安庆参加完童试的最后一级院试。 并通过了院试,已经成为了生源,也就是说李经孝现在不再是普通人,是大清的秀才了。 别人见面也得打招呼李秀才。 李经孝回到家里,赵小莲布置好了迎接仪式。 李家出了一个十岁的小秀才,在整个大清那都是独一份。 李经孝一回家就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的不行。 再加上李鸿章大败太平军被封伯爵,这就是双喜临门。 只是李鸿章没有回来,所以也就是家里人简单庆祝了一下。 李经孝得知自己父亲被封了一个太子少保,还有自己哪个师公曾国藩被封了个太子太保就一阵无语。 李经孝清楚记得整个大清自从同治帝诞生后,大清皇宫后面就没有一个男婴降世。 后面的皇帝也是一个比一个小,更别说太子了。 这也就是一个没用的称号,也就伯爵和侯爵还有一点作用。 韦小宝不就是被封了伯爵称号,韦伯爵爷。 李经孝记得自己父亲活着时,封的最大的爵位也就是伯爵,现在直接封了一等伯爵,看来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走向。 原本时空李鸿章死后才封了一个侯爵。 他们这种外姓又非满蒙两族的最高也就是一个公爵。 公爵很难得,侯爵基本上就已经是顶级了。 下面也还有伯爵,子爵,男爵等。 也就皇室可能会分亲王,贝勒爷等。 后面李鸿章来信,让李府搬家去安庆府。 现在安庆府才是李鸿章的大本营。 可是李经孝有点不想去,李鸿章这个安徽巡抚注定做不久,马上捻军要闹幺蛾子了,他去了安庆府,李鸿章过不了多久又要走。 但是一想自己父亲和二娘很久没见了,还是让他们见见。 早点给自己“造”个弟弟妹妹出来也不错。 于是李经孝让陈思易守着大本营,商齐他们也不动。 就李经孝带着二十人守护几个姨娘往安庆府走去。 这一路可不近,要从安徽的北面走到安徽的南面。 一路还是比较太平,到达安庆后,李鸿章在府外相迎。 李鸿章已经知道自己儿子考取了秀才,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把他高兴坏了。 他们李家下代也有传承了,他这一代几兄弟,基本上都有官职,考取过进士。 李经孝十岁考取秀才,未来进士肯定有机会。 李经孝最近也没有松懈,看着一个个手下都获得了官职,尤其是白涛都是正三品官职了,还是自己父亲以前的职位。 就连张瑞锦他们也是正三品到从三品的参将和府尹职位。 下面一些小将也有四品的官职,就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 可能也算是最窝囊的穿越者了吧。 “孩儿李经孝拜见父亲大人。” “哈哈哈,孝儿辛苦了,一年不见孝儿都有为父一般高了,不错不错,最近还考取了秀才,真是我李家的麒麟儿啊。” 李经孝笑着摸了摸后脑勺。 赵小莲:“见过老爷。” 莫氏、冬梅:“见过老爷。” 几人都是含情脉脉的看着李鸿章。 看的李鸿章也是一阵燥热。 “快快起来,走,我们一家人也很久没有好好坐在一起吃顿饭了。” 李经孝走在最后面…… “孝儿你现在也长大了,后面有没有什么想法,我看你一直在习武,读书也不错,你是想全面发展啊?” “父亲,我这不是向你学习,你不也是能文能武,我也想做个能文能武的。” “嗯嗯嗯,好,不错,现在考取了秀才也不可松懈,继续努力,早点考取进士,到时候想去哪里做官,为父还能帮上一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