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张瑞锦确定赴台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哦,这个啊,我今天正在为这件事发愁呢。” 李经孝:“父亲你说说,看我能不能给你分担一下。” 李鸿章知道自己儿子向来聪明,于是直接说道:“最近台湾那边,洋人和当地百姓老是发生矛盾,你师公他老人家提议让张瑞锦去做巡抚。” “张瑞锦以前是我们淮军出身,所以你师公就来问我意思。” “为了张瑞锦的发展去台湾不见得好,我又怕上面觉得我实力太大后面猜忌我。” “所以我现在还在考虑这件事。” 李经孝心想你可别考虑了,赶紧同意,不然我的大后方就没了。 李经孝想了想回道:“父亲,我觉得你想的太多了,张瑞锦以前是淮军出身没错,但是现在不是您给他求职,是师公提议的,所以和你没关系。” “大不了后面表面上少和以前将领来往就是。” “毕竟他这也算是升职,后面将台湾打造的如何,那是他的本事,不行也怪不得旁人。” “如果你不同意,那不是寒了老部下心吗?” 李鸿章目光一致。 他深思了一会儿,然后目光锐利起来,也做好了打算。 李经孝已经退了出去。 现在李经孝就等过年后进京赶考。 重生十几年了,还没有去过京城,十年前也只是在外围转了转。 李鸿章想好后,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尊重老师的想法。 李鸿章同意后,曾国藩再次上书朝廷,请求在台湾地区建省。 并派遣官员,提议派张瑞锦做首任巡抚。 这次慈禧他们没有继续磨叽,直接同意了,并给张瑞锦下旨。 张瑞锦已经做好了交接准备,就等升职一到,他就要带兵去台湾上任。 这次他带的都是自己的心腹,很多都是李经孝的人,还有部分是他们绝对信得过的人。 一共一千人有五十多个是李经孝系统宝箱开出来的。 他们在军中担任各级将领。 张瑞锦之前的手下刘铭传他都没有带走。 也是有意将刘铭传继续留在直隶地区。 说不定后面曾国藩走后,刘铭传就有可能坐上提督之位。 张瑞锦准备好一切,又等了几天。 这次是小李子来传的旨。 张瑞锦沐浴更衣,摆上供桌后,开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抚有四方,日夜勤慎,治理朝政。兹有直隶提督张瑞锦爱卿,忠诚勤勉,尽心为国,其职位与才德相称,堪膺重任。特此册封,以示朝廷之恩典。 朕思人才难得,尤其在朝廷之中,更需才德兼备之臣。张爱卿为人正直,处事果断,深得朕心。自今日起,特册封张瑞锦为正二品,赐予台湾巡抚印信,以彰显其地位与威信。望张爱卿能够倍加珍惜此荣誉,继续秉持忠诚,为朝廷尽心尽力。 爱卿经历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剿灭捻军行动,并在直隶提督职位上多年辛勤工作,成绩斐然。 此次册封,实为对其多年付出的肯定与鼓励。望爱卿能够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工作,为朝廷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此诏书下达,咸使闻知。 钦此! 清(同治)皇帝 庚戌年11月24日 小李子:“张大人,接旨吧。” 张瑞锦:“臣张瑞锦接旨,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李子将圣旨送到张瑞锦手上。 张瑞锦起身后,立马露出笑脸。 “李公公,又见面了,这次劳烦公公跑这一趟了,公公里面请,下臣命人备好了酒菜。” “公公多在我这里待几天再走。” “哎哟,张大人的心意咱家收到了,只是啊太后她老人家就喜欢我给她梳头,别人谁都不行。” “别看大总管很受太后喜爱,但是啊,梳头赶我啊还是不行,我还得急着回去交差。” “还要回去侍奉太后她老人家呢。” 张瑞锦:“我们大清幸好有公公啊,太后日夜操劳,管理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做臣子的看着也心疼,多亏公公帮我们这些外臣照顾好了太后她老人家。” “公公也不急这一时,吃了饭,等会我命人护送公公回去。” “大总管的确很有能力,可是下官看来这也是暂时的,后面还得看公公你。” “哦是吗,可不敢这么说,只是不知道最近怎么回事,有段时间没看到大总管了。” 张瑞锦他们口中的大总管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安德海。 只是原本历史应该在去年就被恭亲王整死的,没找到因为李经孝的蝴蝶效应安德海还没有死。 张瑞锦好好招待了李莲英,然后给李莲英送了一箱金银财宝,并派人护送他回宫。 张瑞锦本身就是直隶提督,所以离皇宫也不是太远。 然后他就去了曾国藩的总督府。 曾国藩正在处理政务。 只是曾国藩已经六十岁了,在这个年代能活到六十岁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他的身体也不复从前了。 几年前还能上阵杀敌,现在就是处理一会儿政务都有点力不从心。 曾国藩看到张瑞锦来找到,立马笑着说道:“瑞锦啊,这是接到圣旨了吧?” 张瑞锦行了一礼:“感谢总督大人为属下谋得这个职位,属下感激涕零,无以回报。若总督大人有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