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美人 美人 美人 (第1/4页)

路康真是个热心的人,而且出人意料的有才。

他非但提供了许多非常具操作性的有益建议,还主动承诺愿意为馆陶翁主做个先行试探,去和小吏们接触接触,先探探口风。

远超出预期的收获令娇娇翁主大为开心,连日的郁闷一扫而空,甚至连晚餐都多吃了半碗,还一个劲没来由地盈盈笑,引来母亲和两对兄嫂频频侧目。

然而,馆陶翁主滞留宫外的日子,注定是呆不长的。第二天一早,娇娇翁主刚从被窝里爬起来,就得到消息:宫里派人来接了。

到宣室殿里背背功课、整理整理文件,一个上午很快过去了。陪皇帝舅舅用完午餐后,因东厢下午有朝会,馆陶翁主阿娇提前回了长乐宫。

★☆★☆★☆★☆★☆★☆★☆★☆★☆★☆★☆★☆★☆★☆★☆★☆

以锦缎彩金装饰的长公主凤舆,

在宫女内侍的前呼后拥下穿过长乐宫城的一座座园林,宫舍。

前一旬突然乍暖的天气仿佛是从家门偷偷向外窥探的小孩,被大人一叫,就忙不迭缩回去了。倒是乘着天气暖和机会迎时绽放的杏花,兴冲冲开了一大片;当下,在突然又变得寒冷刺骨的西风中依然坚持着,坚持着,抖抖索索攀附着犹显单薄的枝桠,不肯屈服,不愿飘零。

坐在保暖措施到位的封闭式肩舆中,阿娇透过车窗远远眺着桃苑一角那一片玫红,不知为什么,就想起了窦绾:‘子夫从姊……’

‘据说窦表姐昨天从章武侯官邸回宫了,’馆陶翁主默默地琢磨:‘不知她这次回家,有没有又受气。章武侯太子妃,真是越病越不消停……是不是装病啊?哪有病人这么折腾的?’

长信殿东厢的二道门口,六人抬的鸾舆还没停稳,娇娇翁主就注意到长阶下停着一抬单人用肩舆。东厢外的长廊下,还站着两个看上去颇为陌生的男人。

两名男士相貌只称得上周正,衣着却相当不俗;不过,两人袍服上的纹饰和腰带上系的佩饰又明显不符合形制规定——这就排除了他们是从外地新入京贵族的可能性。

远远看到馆陶贵女带领宫女内侍们过来,两个男子很有默契地一同躬身,行礼。

阿娇翁主好奇地打量两眼,待走进东厢的内长廊,才问前来迎接的侍女:“莫愁,此二者……谁人?”

甄宫女一面给翁主脱去豹皮外氅,一面回答问话:“禀翁主,其乃‘万石君’之孙。午时之后,万石君入宫……拜谒皇太后。长公主亦在其内。”

“万石君?!”不由得阿娇不吃惊了。

万石君已经很老很老了。

事实上,作为曾跟在汉高祖刘邦鞍前马后打天下的硕果仅存的开国功臣——虽然只是个小小小小的功臣,拍马追八百年也赶不上韩信萧何的层次——皇帝陛下早就以‘体恤老臣’的名义豁免了万石君平常的朝见。这两年,更是连冬至过年等重要节日,也贺表到人不到了。

今天是哪阵风,把石家老祖宗吹进了长乐宫城??

馆陶翁主问甄莫愁,甄宫女懵懵懂懂地摇了摇头,一问三不知。

倒是守在边上做辅助工作的许宫女插了嘴,说她前头给里面送饮品的时候耳朵里刮进两句,万石君今天入宫是为了给他孙女说项,希望皇太后能支持后者领养小皇子。

“石美人?”

极其意外的讯息,以至于馆陶长公主的女儿差点惊叫起来——骊邑公主‘否认母亲有收养意图’的论调言犹在耳,怎么万石君就入宫游说了?

太奇怪了,石美人和她的娘家石氏家族竟然意见不一致??

又或者,

石美人一直在口是心非吗?

★☆★☆★☆★☆★☆★☆★☆★☆★☆★☆★☆★☆★☆★☆★☆★☆

对小皇子的归宿兴致缺缺,

娇娇翁主仅让甄宫女捡机会和母亲还有祖母告诉一声她回来了,就径直去自己套房换了套室内穿的香色底子撒金两绕曲裾袍,再重新梳了头发,跑去西厢找薄皇后。

薄皇后正靠在榻上半梦半醒地歇午觉。由于已是怀孕晚期,大汉皇后睡得极不安稳;耳听外头阿娇极力压低了声音向吴女询问自己这两天的起居饮食,索性就不睡了。将甥女叫进来,薄二母和阿娇翁主东拉西扯说笑一阵。

伴皇后舅母吃过下午的小食,阿娇自西厢退出,然后惊愕万分地发现万石君竟然到现在都还没走??!

不过还好,母亲馆陶长公主倒是出来了。

此时,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