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商鞅达到了预期 (第1/2页)

别的国家打仗,损兵折将,军队的兵士在减少。另外!要是打败仗了,还丢了兵器等物资。

而秦国!则恰恰相反。

秦国的崛起之战打响后,虽然死了不少人,可正规军队并没有减员。相反!还增加了人员。在兵器方面,还缴获了不少。以前没有兵器的兵士,现在都有了兵器。

在物资上面,得到的也一样很丰厚。打败魏国的守军后,缴获了大量的物资。也可以说!把能够带走的物资都带走了。

当然!没有扰民!

商鞅与秦孝公的政策搁在那里,是不扰民的。属于魏国的东东,可以带走。属于贵族的东东,也可以带走。凡是属于人民的,一律不许动。

就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欺负人民群众。

针对的是魏国,魏惠王以及魏国的贵族,不针对人民。

缴获魏国的物资后,正规军队得到了补充和壮大。虽然无法与魏国正面对抗,但收拾韩国,还是有把握的。

曾经的韩国,与魏国、赵国三晋联盟攻打过秦国,给秦国带来灾难和痛苦。所以!秦国人民对韩国也是很痛恨的。

在与韩国交战的时候,不仅夺得了大量的土地,还一样夺得了无数物资。

经过这几场大战,秦国的正规军兵力达到了十万,骑兵也达到了商鞅的要求:一万!

当然!这是指野战军,不包括守卫边疆的兵士。

这十万步兵、一万骑兵,商鞅是专门用来打仗的。而各地守卫边疆的兵力不算。

当然!这还不是商鞅所理想的,这只是现阶段所要求的。

要想要想一统天下,让天下全面改革,人民幸福,这点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现阶段的秦国,能够拥有十万野战军、一万骑兵,才能勉强保家卫国,国防才有那么一点小保障。但是!还是不能与魏国对抗。

现在的魏国,正规军已经有三十多万,号称五十万。加上战争期间征来的民工等民间力量,将近百万。

当然!这一切都是吹的,其真正的兵力顶天也就二十几万。加上临时征来的民工,也就三十几万。

古代在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时候,正规军在前面,预备役在后面。在队伍的后面,都是临时征来的民工。

这些民工不用上战场,他们在后勤保障的军队管理下,帮忙运送战场物资。

负责后勤保障的军队只保障物资运输的安全,不负责运输。运输,都是依靠民间力量。

而诸侯君王们公布战争兵力的时候,往往把这些民工都算在内。结果!就变成了“几十万”大军。

要知道!在运送物资的队伍中,不仅有女人,还有未成年的孩子。只要是健全、能干活的,都会被强行(拉壮丁式)拉来做事。

商鞅与秦孝公的计划是:

第一步!步兵兵力达到十万,骑兵一万,国防兵力不变。

第二步!步兵兵力达到二十万,骑兵五万,国防兵力不变。

第三步!步兵兵力达到四十万,骑兵八万,国防兵力根据国土面积来决定。

当步兵兵力达到四十万的时候,秦国就要入主中原了。随着国土面积的增加,国防兵力肯定要相应地增加。

在兵力只有二十万的时候,秦国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巩固国防,防止外敌入侵。然后!大力发展人口,发展综合国力。

当兵力达到四十万的时候,秦国就要称霸了。

可以想象!有了四十万大军,想消灭谁不可以呢?

不过!这还只是称霸的开始!两人理想的军队数量是:六十到八十万。只有达到这个数字,才能一统天下。

当然!这只是野战军的兵力,不包括国防兵力。

国防兵力是不变地,是固定在国防线上的。就算调动,也是小范围内调动。

经过这几仗,秦国的兵力达到了十万,骑兵也已经达到了标准数:一万。预期达到!商鞅与秦孝公两人都是满意的。

现在!秦国需要一个巩固期。

新拓展出来的土地,要对其进行变法,改变人民的命运。让这里的居民认同自己是秦国人,而不再是过去那个国家的人。

商鞅与秦孝公采取与魏惠王相反的政策,安抚当地民众。而不是排斥、剥削。

魏惠王对待被征服土地上的居民,是采取排斥、剥削的方法,根本没有把征服过来的人当成魏国人。所有不服者:死!所有内心不满的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