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遇见秦古 (第1/1页)

在宴席开餐前,作为乡绅代表的白员外,便是前几日他们见过的那位,进行一番简短的发言: “杭州府能有今日之局面,除了大家勤劳以外,其实最重要的是依赖皇恩浩荡和各位大人们的英明。 如今西湖年久失修,周边百姓,苦其久矣! 盼望着,京城终于派来使团,这次大家也看在眼里,如此大患,不日便可被解决!” 白员外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一下,留给时间让众人鼓掌,他们中多人都看向苏子瞻给他行注目礼。 觉得掌声已经热烈后,白员外挥手示意众人先停下,随后他又一脸激动的说: “今日还给大家一个惊喜,便是一位隐藏的贵客已经到场,请大家鼓掌,把此人喊出!” 白员外话音刚落,便见秦古意气风发的走了出来。 南陵温认真的看了下对方,的确是张俊美的脸,眉目间有一股英气,只有从不时抽动的嘴角,和相对浮夸的动作,才能隐约联想到这是个浮躁的人。 苏子瞻和赵仲明因为不知情的缘故,都是一脸错愕的表情,这在意料之中。 只是张可秀的略微沮丧的表情却让南陵温不懂了,而且是在明知秦古(已化名为秦京)一定会出现的情况下。 南陵温已没有心思去听对方的发言,他走到张可秀身边问: “没事吧!又在为齐巧云又鸣不平?放心吧!我后面会给你机会把对方撕了!” 张可秀轻轻回应:“放心吧!我是在替以前的自己哀悼,好多年前,我便已经认识此人了!” 南陵温露出的不是吃瓜脸,而是一副理解的表情,这真是他第一次看到感性的张可秀。 接下来,张可秀沉默了一阵的,在她的记忆里,多年前凤翔府附近的那座寺庙里,有关秦古的种种还历历在目。 这一段不愿再想起的经历,开头便是张可秀的父亲张蒭(chu),奉皇帝命令,以转运使身份去往宋夏边境。 张蒭的任务是调查边境修建寨堡时,耗费过大的问题,此事自宋夏开战来,一直被言官和三司所诟病的问题。 那时候的张可秀,虽然年幼,但早已学得一身武艺和兵法,皇后有意让其跟随父亲历练一番,张蒭对此肯定是答应。 彼时,赶上西夏人频繁率领大军偷袭宋国边界村庄,为了能心无旁骛。 张蒭便决定先将张可秀留在凤翔府的一个远房亲戚家中,等待一个月后,秋霜打满天寒地冻后,再让其赴前线观摩。 这位亲戚便是齐巧云的父亲。 张可秀和齐巧云年纪相仿,两人经历虽然完全不同,但天然对于异性有相同的审美偏好。 在宋代时期,虽然未有被明朝大力推广的被阉割后的朱熹理学。 但除非有重要的节日,未婚女子还是不好随意抛头露面,以免惹人非议。 平日里,只有一个场所有例外,可以让女子无论年纪任意进出,那便是山门寺庙。 无心插柳,这也成就了很对未婚男女的姻缘。(西厢记里男女主便是如此认识) 当然后面朝廷也颁布法律,对女子进入佛门场所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等到很多地方开始禁止女子进入寺庙,便是明清以后的事。 张可秀与齐巧云两个正值豆蔻年华,她们相互激发了天性,经常一起相邀,跑到寺庙里游玩。 两人每次在大厅进完香后,便要去往一处地势较高的禅房,坐在窗边,边喝茶边观察来往行人。 她们主要目的便是对来往的俊美男子进行评点,秦古也是这个时候映入了眼帘。 有一说一,秦古在南陵温重生的北宋,的确对大户人家中待字闺阁的女子有着无以伦比的吸引力: 样貌已不必再说,开口必是圣人之言,能对每件事都发表独特的见解,更有旁征博引的能力,给人留下了一种文质彬彬的印象。 秦古此人在寺庙的一众香客眼中有些名气,他已经是将来竹门逆袭、金榜题名的代表。 那时候的张可秀也是个情窦初开的女子,虽然饱读诗书,且从书籍记载的历史中,知道人心险恶。 但看到秦古英俊的脸庞后,也无法免俗的对他有先入为主的好感,在无意识中屏蔽了很多小细节。 某天,张可秀和齐巧云也是鼓起勇气,专门让下人去通知秦古,让他来禅房一聚。 秦古这边早已练就识人的本事,看到下人的打扮,便知道主人家非富则贵,只是假意推了一下,随后便答应与二人见上一面。 在三人第一次见面里,张可秀并没有给秦古留下太多影响,倒不是说她美貌不够,只是秦古从衣服和谈吐入手,判定张可秀家境一般而已。 张可秀习惯皇后的刻意培养,不爱红妆爱武装。 她当天是一身戎装的打扮,发髻也是简单的马尾加红绳,没有一点首饰,能给人一种独立且干练的印象,但和高官之女是一点联系不上。 反观齐巧云这边,则是一身广袖留仙裙,头上的盘了堕马髻,一身珠光宝气,说话也娇娇滴滴,任谁一看便知是大富人家的女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