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鬼章教学(2) (第1/1页)

鬼章现身说法,结合南陵温们的经验把可敦城的情况给大宋君臣进行普及。 听到秦古对蒙古人战力如此蔑视,鬼章遥想自己当年听闻老一辈口述发源于关中地区唐军的雄壮,真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感觉。 开始他还有点害怕中原地区多有奇人壮士,尤其是见到京中街道异常繁华,人民衣装华丽,各色小吃和奇珍琳琅满目时,心里已有点怯色。 现在好了,至少不是人人都如南陵温那群人一般见识卓越,如今他已有些底气就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各国军力上的事。 鬼章说:“之前,其实辽人也来过角厮罗招安,而且是在蒙古和西夏骑兵的共同陪护下!” 秦京还好知点历史,他回应:“你们之前的赞普可是娶了一位辽国公主哦!” 鬼章看了对方一眼,他继续说: “应该是同一件事,但我想说明的事,辽人早些年也是以发兵攻打蒙古人为主,但越打越不对劲,最后只能以安抚为主,让蒙古贵族和自己联姻,而且还要每年赐予大量赏赐!” 皇帝在台上虽然没有任何表情,但他感叹于宋国没有收复河西走廊后,失去了解西域和漠北等地的消息。 这时候,韩稚圭因为感觉自己也到了知识盲点,突然发声说: “老臣愚钝,只知道辽人有这么一座可敦城,除此之外,已不清楚任何情况! 不知在场的可有知情者,也不能光让鬼章自问自答吧?” 赵仲明趁机站出,他回应说:“启禀陛下,微臣曾经在西夏之地生活过几年,经历了一些事,也许可以和鬼章对质!” 皇帝听完回应说:“仲明,朕听鬼章的意思,似乎辽人更忌惮于蒙古人,不知你同意否?” 赵仲明说:“陛下,请容我慢慢道来,在辽人进攻西夏时,其实蒙古人也有参与,他们的机动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蒙古骑兵都能同时轻松的驾驭四匹马!” 邓绾略有疑惑的说:“大宋也只有最精锐的一些重装骑兵,能够匹配到两匹马,就算如此,三司曾经告诉过我,一个这样的骑兵 最少要二十个农夫来养活,不敢想象给一人配起四马的支出!” 赵仲明继续说:“蒙古人是游牧民族,马匹便是他们平日里的财富,草原里也多有牧场,供养起来不会像我们这样有负担!” 邓绾反驳说:“中原之地自古以后喜欢往西域之地购买马匹,例如着名的'汗血宝马'便是产自大宛等地,蒙古马真能入得了法眼?” 赵仲明回应说:“蒙古人训练的马匹跑步姿势和骆驼一样,是前后脚同时启动,类似'顺拐',据说这样可以节约体力。 就我亲眼所见,蒙古人的马并不高大,速度也不见长,但是耐力和适应力真是极强,我还见过他们的马吃树叶和树皮!” 富彦国虽然已经调任参知政事,但还是心优枢密院的事,听完赵仲明的介绍后,他一脸惊讶的说: “按住郡王的分析,蒙古人一天可以多比我们的将士多跑三倍的路程?” 赵仲明一脸平静的回应:“恐怕是!而且不止三倍。 蒙古人人皆有高超的骑术,可以在奔跑过程中直接换马。 马吃草时,他们还可以在马背上睡觉,西军中没人能到这个程度吧!” 富彦国大叹:“穷山恶水出刁民啊!就是因为漠北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才会让那里的人民如此强悍!这个道理我很早就懂,因此希望大宋禁军多往穷困之地招人!” 鬼章知道朝廷的议论方向已被带偏,他已经获得生路,因此竟然敢直接和富彦国唱反调。 鬼章说:“这个宰相的确让我佩服,只听了郡王几句话,便能反应到蒙古军队和西军的差异,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汉人们骨子里看不起我们这些蛮夷,这才是一切落差的根源!” 秦京站出反驳:“蛮夷都以仿照汉化为荣耀,而且我们的确富裕和开化许多,真不是故意小瞧你们!” 鬼章说:“这位小哥的观点真是没有一个能切中要点,契丹人也是以唐代正统自居的,他们也在把唐人重装骑兵的理念灌输给蒙古人,至少在军事装备上,大家已没有太大的差异! 你们要还真拿汉柱和财富来炫耀,就当我没说过之前的此话吧!” 联想到宋人接连在辽边境和西夏战场上失利,大家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隐隐约约中竟然有人喊出: “宋国是不是应该多派些人到辽国和西夏学习下他们的一些治国理念择优录用?” 熬到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了,现在南陵温终于可以发声,让宋国士大夫们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鬼章也乐于见到这一幕,他终于可以用看戏的心态,欣赏接下来南陵温的表演。喜欢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